格命草诗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

原文

——梦语520

文/Danny

满街卖花的人

笑容滴在了空气里

梧桐树和玫瑰花遥遥欲望

城市形成了爱的网

我目送车来车往

我目送鲜花开放

我闻着甜得虐心的花香

我的心自然也飞翔

飞到爱人城市

落到爱人的窗前

闻着随风飘来

爱的馨香

我的灵魂在抓狂

一只小鸟就落在我的手边

样子乖张讨巧

突然狂风飙起

打碎了相思的花瓣

痛和怨还有小鸟

无奈恐慌飞向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赏析

赏析

通读全诗,可以感受到爱的力量,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张力,以及不知所谓的情伤。诗歌通过视觉感受爱,内心爱的觉醒,以及意外风波三个层次的构思,诗歌的情感走向越发明显,诗歌的张力和弹性也显现。既赞美了爱,又暗示了爱的伤痛,将爱的两极同时呈现,就是一种成熟和清醒,也是一种警示。这首诗更值得注意的是语言的妙,从现象到本质的洞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转化成精准的文字描述,这就是诗人的创作力,也是众诗人们苦苦追寻的力。抓取生活和环境片断,带入情感,将鲜活的爱展现,而后,情绪的一波三折,充分扩张了诗歌发展的空间。这首诗将情感的轻重缓急表现得生动具体,这或许就是现实的张力体现,是诗人活生生的个体经验。接下来,有必要通过诗歌文本,具体感受这一系列变化,并从中学习。

第一节,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产物,这都与520这一日子有关,特定时空下的东西,必定会有特定的情绪,这是人们的惯性思维,因此,卖花人更显眼,情感更具表现力,人的共情能力也达到高潮。这一节的语境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即是如此。另外,这节的诗句非常有表现力,比如“笑容滴在了空气里”“遥遥欲望”“城市爱的网”,有意境,又制造了想象的空间,特别是笑容用滴来形容,很传神。这节是诗人对大环境的把握。

而第二节的描写,可以当作是第一节的延续和第三节的开始,起到过渡的作用,有了这一个跳板,诗歌情感的推进不至于显得突兀。这一节写车来车往,鲜花开放,花香甜得虐心,诗人是耳濡目染的,视觉味觉,可能还有听觉,三者共同的作用之下,诗人情不自禁地共情了,心花也跟着怒放了,爱的情绪就来了,也为下文作好了铺垫。

第三节,诗人爱与被爱的情绪高涨,恨不得立马去到爱人的身边,感情的强烈完全释放了,诗歌也到达了高潮部分。一闻到空气中爱的馨香,灵魂便抓狂,这是多么强烈地渴望,这遏制不住的情感如果不发泄出来,恐怕会造成内伤。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深有体会。情感的大起大落,造成的伤害是持久具体的,需要时间消化,或者永远也无法痊愈。需要辩证的看待,提早进行心理建设,才不会遍体鳞伤。不过,在感情的世界里,有些话说了等于没说,这就是个人情感的宿命。

第四节,诗人用一只乖巧的鸟的降落来缓和情绪,用突起狂飙的风来清醒,接着从梦中回过神来。眼前的花瓣被打碎了,相思也仿佛无影无踪了。只剩下“痛和怨,还有小鸟无奈恐慌飞向远方”,这一句包含的情绪是复杂的,体现了情感中消极的一面,不确定性的一面,这些都会造成对爱的威胁。无奈恐慌飞向远方,诗歌的意义得以延伸,无奈距离太远,相见太难,恐慌失去和背叛,飞向远方去相会,去求证等等,都是造成思维发散的可能。

这首诗,诗人称作梦语,而梦的本质就是现实愿望的一种体现,或实现方式。诗歌以爱为主题,情起情涨情落,无不纠缠于心,难以自己。在这一情感表达过程中,诗人掌控着诗歌的节奏,体现了诗歌的控制力,因此,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这也许就是生活中的灵光乍现,以诗的形式表达,既做到了共情,又有感染力,加之末尾的留白,让人遐想,可见作者是一个有诗意的人。最后,祝有情人长相厮守,白首不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韩丹妮,笔名:Danny,北京人,从小就喜欢写作,曾在短文学,简书发表过散文,诗歌。喜欢运用诗歌的语言来书写自己的生活。性格开朗,热情,独爱美丽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