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深圳报道

2023年,广东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第二十年坐上了全国头把交椅。数据显示,其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收2.25万亿元,独揽全国超过六分之一的份额;同时,6%的同比增速快于全省GDP整体增长,引擎地位继续凸显。

有趣的是,二十年前广东文化产业登顶全国第一时,恰逢文博会的种子开始在深圳破土萌生。多年来,大家对广东这个“坚钢硬铁、机械轰鸣”的制造大省开始“另眼相看”,注意到一股春风化雨、欣欣向荣的文化春风从南粤大地吹向全球。

如今,世界工厂的硬度和文化大省的柔度结合得恰如其分,也重塑了广东文化产业的新格局。当大家对于文化的想象仍徘徊于工艺创作、游戏动漫时,广东已向前一步踏进“赛博空间”,尝试以元宇宙、虚拟人承载起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可能;广东以科技赋能文化,催生出多元共生的新业态。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如约而至,一场文化粤军向“新”而生的盛事即将拉开帷幕。

文化粤军挺进“数字化创意”领域

时间回到两年前,《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发布,全省大力兴建算力、网络等基础设施,百行千业开始沿着数字化的大道一路狂奔;也是在这一年,第十八届文博会首设“文化科技·数字创意馆”,集聚了一批数字出版、数字阅读、动漫动画、数字创意领域企业,文化产业涌起一股“上云”浪潮。

近两年,大模型声威日显,从ChatGPT到Sora,大模型之磬的第一击均落在文化领域。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大模型,广东坐拥其中12.9%;其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更是占据了全国四分之一。

在此背景下,今年文博会的接力棒又交给了AIGC,广东专门设置了大模型展区,包括腾讯、元象科技、鹏城实验室等在内的9家机构现身展馆中,带来了从基础型、通用型到行业垂直大模型的多种类型成果。

“能说会算”的大模型不仅构成文化产业的新形态之一,更充当着“智脑”和生产工具的角色,深刻改变着文化生产创作的模式。

以元象科技的大模型为例,AI辅助创作可以让生成速度提升5-10倍,元象已支持视频直接生成3D模型,可在一天内建模一个较大场景,再结合AI程序化内容生成技术,从前七八天的工作量现在两天就能初见成效,且成本大幅降低。

如今,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产业的故事已发生在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身上。

例如,咏声动漫已建立起AIGC动画制作产线,从剧本、原画到场景绘制、动画表演均实现了AI全流程辅助制作,制作效率与品质有效提升;三七互娱同样借助自研的AI工具矩阵,针对不同的出海市场,一键调整画风,对准了客户的差异化胃口。

无独有偶,在文化创意领域,酷狗音乐也借助AI技术复刻了骨笛、唢呐、尤克里里等八种音效,并能模仿用户音色,生成专属模型,使之一键生成多国语言和多种方言歌曲,音乐创作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在文物保护方面,由凡拓数创研发的宋画知识图谱,构建起了多方位沉浸式立体文物网,并支持文生图、图生图等,既为观众提供了一部宋画“百科全书”,又能助力博物馆更系统化管理文物知识。

据统计,上述数字创意、动漫、游戏产业,广东省始终遥居榜首,游戏产业营收更是占到了全国五分之四的比重。科技加持下,几项文产支柱还有望更上一层。

产业边界扩容催生多元业态

从纵向来看,广东凭借科技优势,已为文化产业备好了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从横向看,科技不仅改变着文化创作方式,还塑造着产业运作模式,广东文产正由从单一迈向融合,由卖产品走向卖服务。

文化产业的每一次蝶变均以科技和制造为基础,日益风靡的元宇宙、大模型背后,依稀可见电子信息、超高清、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支撑。数据显示,广东产业体系完备,是全国少数实现文化产业全行业覆盖的省份。2023年,全省文化制造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约1.05万亿元,全国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广东文化产业借助科技缝合起了多元的文旅和新消费场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无疑是“元宇宙+数智人”,这一组合正日益活跃于游乐场、博览馆、艺术剧院等多元场景。

2022年年中,“艾雯雯”入职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迎来虚拟员工“Art鹅”,“沁沁”也正式到岗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在这些数字人背后,共同技术支撑来自一家广东企业——凡拓数创。伴随着公众对文旅场景提出越来越高的沉浸式需求,虚拟人制作这门“新生意”应运而生,以全新模式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赋能后者养成IP、吸引观众。

事实上,产业融合不仅发生在企业之间。着眼于文化边界的灵活性,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正化身“多边形战士”,向多元产业延伸出商业触角。

这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是“熊羊猪”三巨头。逐一拆解,奥飞娱乐靠玩具起家,为厚植文化附加值,开始迈向动漫领域,后将喜羊羊纳入麾下;华强方特以主题乐园为主营业务,逐渐延伸至文化内容生产领域,缔造了熊出没系列,使文旅、动漫业务交相呼应;咏声动漫则从诞生之日起便扎根动漫领域,凭借“猪猪侠之父”的身份,向文旅、商贸进阶。

以IP为原点向科技、制造、文旅等多元业态拓展,凭借科技打造出的新文旅体验场景又反哺于IP成长,已成为广东文化产业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