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姬璐 孙菁 欧洋 文宇

贵州铜仁市万山区持续加强对汞矿遗址的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工业遗产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让旧址有新貌,焕发新活力。

朱砂古镇。万山融媒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砂古镇。万山融媒供图

夏初,走进朱砂古镇“那个年代一条街”,游客们感受着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生活场景;大家走进地下矿洞,倾听“爱国汞”的故事,了解万山工业遗址的历史和文化。

“这条街的场景让我感觉回到了矿工们艰苦奋斗的那个年代,我们80后没有经历过这些,看到很有感触。”游客刘梅贞感慨道。

“走进里面,发现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很难忘的历史,让我们这一代人永远铭记在心。”游客彭海波说。

游客朱砂古镇地下矿洞游玩打卡。万山融媒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朱砂古镇地下矿洞游玩打卡。万山融媒供图

万山曾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资源枯竭后,贵州汞矿被宣布政策性关闭,但千年汞矿开采、冶炼遗留下的矿业遗迹却被完整地保留。

如何保护和盘活遗留资源?万山区从文旅发展破题,对汞矿遗址和文物进行保护性整体连片开发利用,修旧如旧,打造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让“封存”的工业遗产重拾生机。

“那个年代一条街”。万山融媒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一条街”。万山融媒供图

“把我们遗址做成了景区里面的各种业态,比如说酒店、餐厅、客房,还对矿洞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引入了新业态,让朱砂古镇更加丰富多彩。”深圳承逸文旅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宁说。

昔日的老建筑和旧厂房被打造成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曾经沉寂的汞矿遗址如今成了游人如织的4A级旅游景区。今年,朱砂古镇还把研学旅游、探秘旅游、康养度假与工业旅游结合起来,推出多条游览路线和各类互动项目,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我们在保护好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体验式的活动,推出了翻花绳、滚铁环、红歌演唱等活动,让游客感受到这里更多的文化底蕴、工业底蕴跟旅游氛围。”朱砂古镇企划推广部总监杨金介绍道。

随着配套服务和旅游业态的不断优化,景区客源量不断上升,自开园到现在,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贵州汞矿遗址因旅游而“复兴”,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实现了创造性价值转化。

游客在“那个年代一条街”参观游玩。万山融媒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在“那个年代一条街”参观游玩。万山融媒供图

今年3月,贵州汞矿入选首批贵州省工业遗产名单,为万山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工业旅游内涵,提升文旅“软实力”赋能。

“我们将整合争取省、市的各类资源支持,加强汞矿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并在基础研究、展陈展示、宣传推广、研学教育、工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创新活化利用方式,弘扬优秀工业文化,积极推动工业文化传承和发展。”万山区工业和商务局副局长杨承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