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锦

清宫剧里我们常可以看到,某名宫女或者太监犯了错,皇后嫔妃一声令下,“把这个贱人送到慎刑司去!”一旁的内务府官员随即一声令下,这名宫女或者太监就被关进慎刑司的大牢了。以致于这些宫女和太监们一听到慎刑司这三个字,便不寒而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慎刑司究竟是个什么机构呢?

慎刑司,原名尚方院,是清朝内务府下属的机构。想要了解慎刑司,那么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内务府是干什么的。

内务府这三个字,在清宫剧中出场的次数可谓是名列前茅了。皇帝结婚要找内务府、太后过生日要找内务府、皇子成人礼要找内务府、给亲王贵族们赏赐也要找内务府......看起来,好像这个内务府的权力非常大。

其实不然。

说好听些,内务府是负责管理皇宫宫廷事务的机构;说不好听些,内务府上至其总管大臣(编者注:总管大臣为内务府最高长官,一般由宗室亲贵或满洲旗人大臣担任)下至普通的书吏不过仅是皇帝及后宫嫔妃的奴才们罢了!

这么看,内务府好像就是皇宫的“管家办事中心”。而慎刑司是内务府的内设机构。看名称就能知道,慎刑司是负责刑罚关押的部门。读到这里,读者朋友们应该也知道了,慎刑司管理范围有限,除了管理上三旗的人(编者注:清时,皇帝是上三旗的旗主,上三旗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其实,慎刑司的官员们也不敢管上三旗的人,毕竟人家背靠皇帝这个大树。一般上三旗的人被抓,慎刑司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不交给宗人府,更不会交给刑部。把案件整理完毕后直接呈给皇帝,由最高统治者定夺),其他皇宫以外的事它没权力管,皇宫以内的主子们它更不能管,那么它的管辖群体就只剩下皇宫里的宫女和太监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管辖范围有限、管理人群有限,再加上被管理者的服务对象特殊,那么慎刑司的执法人员们就非常的“敬业”了。

慎刑司最令太监和宫女们胆寒的就是它的刑罚类型,随便挑出一种就是惨无人道的。

比如“如来掌”,就是执法人员用木板抽打受刑人的头或者脸,被打成重伤之后,行刑者不会为受刑者医治,任其伤口溃烂。

比如禁食禁水,受刑者最终因饥饿和口渴而死。

比如杖刑,这个也是有技术可言的。有时执法者会对行刑者说打某某多少板,这时的打可能就是应付公事;有时会说认真打多少板,这时行刑者就得“认真”“实在”地打受刑者;还有的时候会说往实里卖力认真地打,这时受刑者可能就要惨死在行刑台上了,因为这样的口令一下,行刑者就会卖力地、使劲打受刑者,往往受刑之人被打的皮开肉绽,最后死去。

这就是清时慎刑司这个特殊的监狱所承担的职能和管理的权限。最后要说的是,这种不公平不公正并且不具人性化的封建时代下的司法模式,毕竟会被时代所摒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