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曾国藩心学实战》是一个系列,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全是曾国藩心学在官场、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运用,是普通人快速成长的操作手册。方法简单,易操作,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成大事的人,他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心是听不到杂音的。

这是心学思想中所提到的“意志力”的问题,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坚定不移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遇到任何人的责难,都不会影响到他的心情。

曾国藩创建湘军时,如果他在意别人的想法,他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成大事者,要学会隐藏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是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过程中,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在《曾国藩心学实战》前一章节中,我们讲到曾国藩在长沙练兵时,遭到地方官员的排挤,甚至连湖南巡抚骆秉章对他也十分冷淡,让他不得不离开长沙,移师到衡州(今衡阳)练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湖南官场上的人看来,曾国藩是怂了,甚至笑话他的无能。

一个人受到屈辱的时候,往往会愤怒,甚至以牙还牙。这是庸人的做法,曾国藩避开和长沙官场上的人的冲突,好像他确实很懦弱,但这正是曾国藩善于心学思想的地方。

我们先来看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原话:

善念发作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

其意思是说:善念萌发时要认识它、扩充它;恶念萌发时,要认识它、遏制它。认知、扩充、遏制,都是意志的作用,都是天所赋予的聪明才智。

练出一支劲旅,消灭太平军,保护大清王朝的江山,这是曾国藩的良知。如果与长沙官场上的人较劲,整天窝里斗,这就是恶念。

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摸索出打败太平军的利器,不过,在自己的实力还不强大的时候,他必须学会隐藏自己内心的想法。

曾国藩的这个想法,湖南的官员们,包括骆秉章在内,都无法理解。

曾国藩的这个想法到底是什么?请接着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