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展团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区。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5月23日至27日在深圳举办。本届文博会在展览规模,展商数量,海外参展商、采购商数量以及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参与度上,再创新高。今年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第十五次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

第二十届文博会共设8个展馆,包括3个综合展和5个专业展。各展馆展览面积均为2万平方米,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数量上全面提升。

历经20年的发展,文博会记录了中国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多家公司“首展”“首发”“首秀”  

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分为8个展馆,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云上文博会平台将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

记者从文博会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第二十届文博会确定举办的创新项目与新品发布会、招商会、推介会、订货会等活动已超200场,数量创历史新高。“文博会消费季”、文博会礼物甄选大赛等活动将陆续开展,多家公司将进行“首展”“首发”“首秀”。

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曾相莱介绍,展会期间,超12万件文化产品和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现场展示、交易,预计将有国内外超9万名观众现场洽谈订货。

 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  

本届文博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419家。其中,线下参展3076家,比上届增加388家;另有2939家线上参展,比上届增加2031家。

此外,展会吸引了历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100余家。

文博会国际“朋友圈”持续上新。国内、海外采购商人数均增加50%。展会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邀请108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洽谈订货。

  交易服务平台“文博购”上线  

值得关注的是,为强化交易服务功能,第二十届文博会首次启用自建线上交易服务平台——“文博购”。展会期间,采购商和消费者将通过扫描入驻展商店铺码和展品码,实现展会现场自提或快递发货的购物体验;同时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内容审查,确保文化安全;智能后台管理系统将利用AI大数据算法分析用户的行为特征和兴趣点,提高对用户的分析转化能力。

引领文化新消费,让文化产业更好地拉动经济发展。本届文博会联合互联网头部直播带货达人携自选精品,并携手各地企业主播资源,优选展商好物,在展馆现场进行直播带货,为参展商提供更多交易支持。

聚焦广东展团

  381家文化企业参展 超2万件产品展示交易

“文博会”广东展团以“勇立潮头,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主题,协同文化央企以及香港、澳门在第13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集中亮相。

目前,全馆共有381家文化企业参展,涵盖30多个产业门类,其中70%为骨干企业,龙头或行业性代表企业46家。超过2万个技术含量高、互动性强的文化产品、服务、场景、技术将在现场展示交易。

展区突出“文化+科技”  

为展现广东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成效亮点,展区突出“文化+科技”,围绕加快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全力提升组展文化内涵和科技水平,以更“实”更“炫”场景,展现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等产业发展趋势和主题。

广东综合展区创设“大模型产业应用”厅,精选8个技术先进、应用广泛的特色大模型,以深互动、沉浸式场景亮相文博会,展示广东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最新科技赋能提升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催生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新成果。

其中,通用大模型有鹏程实验室的“鹏城·脑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文通用AI大模型。专业大模型有南方电网大瓦特大模型、视源的CVTE-教育大模型、云天励飞天书大模型、云从从容大模型、佳都知行通大模型、腾讯混元大语言模型、元象大模型等。展厅通过呈现大模型的技术特点、应用场景以及行业赋能等方面,体现广东科技创新赋能未来文化生活的新趋势、新前景。

在数字创意区,腾讯带来“寻境敦煌数字沉浸展”展示文化全产业链IP布局,凡拓科技展示全国首批结合AI大模型的博物馆数智人,酷狗展示“AI+音乐”的全新生态,励丰文化将打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中式艺术空间;在先进文化制造展区,华为带来鸿蒙智行的问界系列汽车以及以鸿蒙文娱系统为代表的5G和人工智能应用。

与此同时,广东综合展馆还将设置“广东文艺精品”“文旅产业助力‘百千万工程’”“广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个展区。“地区线”21地市也将依托其特色文化产业,分为“百千万工程”“现代都市文明新窗口”“岭南文化双创”等主题,突出展现参展的特色文旅产品,呈现各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亮点。

组织百万流量网红现场带货  

围绕促交易促消费,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广泛对接供需两端,本届文博会组织系列活动,策划推出“服务大礼包”,以全方位配套服务,提升广东展团整体交易规模,提高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

本届文博会新建“粤文购”线上文化交易平台,连通京东、淘宝、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协同“文博购”“广电慧家”“优联云购”共同发力,带动非遗类产品、国产热门IP衍生文创产品、大湾区特色农食产品线上交易,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文化消费新潮流。文博会强化交易功能,现场将设置2个电商直播区和5间直播长廊,组织百万流量网红现场探馆带货,激发文化消费新活力新动能。

据介绍,文博会将推进“五大专项服务”:面向全国邀请各类专业采购商,提供商务配对服务;面向消费者开展产品优惠打折、特惠文旅线路、优惠门票等系列促消费服务;面向政府机构、参展企业、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等,提供政策发布、行业推广、项目推介、招商招展等服务;开展企业、品牌和IP定制推广服务,升级品牌影响力;联动40个节庆会展相互引客洽谈交流。

聚焦“首展”“首秀”“首发”,本届文博会还将组织举办产品推介、专题发布、现场促销、精品拍卖、金融对接、行业交流等六大系列、80余场活动。在广东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合作对接会上,将启动广东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应用联盟,发布《广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实践成果》。“大湾区文化创新创业大赛”也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发布会上启动。

文博会期间还将通过地市文化产业、广东文旅产业、广东影视动漫产业、跨境电商沙龙等推介会、交流会,集聚广东多元文化产业生态,开展推介交流与合作对接活动,全面提升交易实效。

8大展馆

9号馆 文化产业综合展A

10号馆 国际文化贸易展

11号馆 文化产业综合展B

12号馆 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

13号馆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

14号馆 影视·出版·版权·游戏电竞展

15号馆 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

16号馆 艺术·设计·国潮展

A03-05版

整合:杨存海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张馨怡 林敏儿 颜鹏

南方日报记者 郭悦 杨逸 刘越亚 徐烜和

综合深圳新闻网、南山区融媒体中心、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姚志豪 仇敏业 张梓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