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7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还是不成熟、有待成长的人,能否自主管理?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吗?我的体会是“能的,必须的”。“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形成符合教育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意识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也是一种教育管理思想。

为什么要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了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能独立思考和行事、能为个人和社会服务的人。这样的人应该具有自理自律的能力和自主自强的精神。这样的人靠教师利用权威灌输、靠胁迫式的教育来培养是行不通的,必须依靠他们的自我教育。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使学生从中实现个人目标与班级、学校目标的内在统一,激发学生内在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心理力量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为此,教师要及时转换角色,要学会做导师和“导演”。叶圣陶先生认为:“导是更高级的教。”还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学如此,育人也同样。学生这种源于教师的信任而产生的自觉性是不可忽视的,其潜在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更是不可低估的。社会上流传着一个“职场巨婴”的说法,说是一些年轻人明明是成年人的年龄,心智和行为却像婴儿一样,喜欢做无偿的“伸手党”,做事只有开口,没有闭环,缺乏基本的思考判断能力,遇到任务消极应战。这个问题的根源显然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与管理的机会,而不是“手把手地教”,要大胆放手,以放手促自主,以信任促自信,以引导促自理。

1994年我曾发表过一篇名为《教师要当好“导演”》的文章,主要思想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其实1985年我担任班主任就开始践行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管理思想。前面第一条管理规则“教室地面垃圾处理实行就近负责制”是使班级学生人人参与管理的一个举措。我考虑到农村孩子比较害羞、表达能力比较弱的特点,把“每周一歌”改为“文艺表演一节课”,以寝室为单位轮流表演,以明信片为稿费鼓励学生为班刊撰稿,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建议,这些做法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为改变男生寝室的面貌,我根据高中生在异性面前爱面子的心理特点,不定期组织男女寝室对口检查,收到很好的效果。为加强班级纪律管理,我实行人人参与的值日班长制,并成立四人纪律监督小组,受每天的值日班长领导,负责考勤和监督自修课纪律,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升他们为集体和他人服务的意识及能力。1994年我任校长后,坚持倡导这一管理思想,要求学校学生会设立学生自管会,后来任宁外的校长,分别在其初中部和高中部设立了学部的学生自管会,从而形成学校、学部、班级三级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我认为,从这条规则中可以得到启示:第一,学校教育既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合拍,也要与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要求合拍,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把学生培养成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幸福的人。第二,放手比关心更重要。关心也许是授人以鱼,那么放手也许是授人以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要学会“放风筝”,逐步放手,让孩子自主飞翔,才能使孩子飞得更高。第三,主动比被动更有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高明主要体现在引导上,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设法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其认同感和获得感,不断强化其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我是这样当校长的》,作者周长安,1994年8月起历任四所高中的校长,现任宁波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职督学、宁波市教育督导研究会副会长。

本书记录了作者的教育生活、教育实践和教育思考,是作者20年校长生涯的一个剪影。这是一本记录作者自己怎么做校长的书,而不是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校长的书,作者希望得到教育界同仁的建议,也希望抛砖引玉,引起教育界同仁的思考。

扫码购买图书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周长安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