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城堡山眺望多瑙河与佩斯。

本报记者 赵觉珵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因穿城而过的多瑙河,以及多座横跨两岸、各有特色的桥梁而闻名。如果询问当地人,哪里最适合一览多瑙河的美景,位于南岸布达的城堡山是被提到最多的答案之一,而且,有近800年历史的布达王宫也伫立于此。
几经摧毁与重建
以多瑙河为界,南岸多山的地区是布达,北岸是佩斯。站在多瑙河佩斯一侧向对岸望去,布达最醒目的就是城堡山上的布达王宫,巨大的石柱托起青绿色的圆顶,不知曾有哪些帝王将相曾在此俯瞰这座城市。
布达王宫也被称为“布达城堡”,历经朝代更迭与战火纷飞,几百年间数次被摧毁与重建。这里保留有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哥特式风格,又有奥斯曼土耳其留下的痕迹,此后又被哈布斯堡王朝以巴洛克式审美重建。这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王宫,见证了匈牙利与马扎尔人的历史。
布达王宫始建于1247年,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为了抵御蒙古金帐汗国的入侵而兴建。其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将原来的建筑物改建为哥特式王宫。1541年至1686年,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布达佩斯,布达王宫受到严重损毁,并被作为军营及清真寺使用。直至17世纪,哈布斯堡王朝打败土耳其,王宫被重建成巴洛克式。二战期间,1945年苏军和德军在布达佩斯交火,王宫几乎被焚毁殆尽,游客们今天所见的模样是战后重建的。
目前,布达王宫作为一个建筑群供人游览。严格意义上的王宫主要被交由3个机构使用,分别是占据大部分建筑的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以及塞切尼国家图书馆。王宫旁边的山多尔宫如今是总统官邸,作为游客热门打卡点的渔人堡和马加什大教堂也在城堡山的不远处。
会讲故事的雕塑
每天晚上,有不少游客在城堡山上等待日落与多瑙河沿岸的灯光亮起,黄色的光线照射在国会大厦和链子桥上,与蓝色的多瑙河融为一体,显示出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与曾经的帝国气象。
对于无暇深入探索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游客来说,布达王宫的多尊青铜雕塑也是了解这个国家历史的独特窗口。同样是姓在前、名在后的匈牙利经常被称为“最东边的西方国家”,布达王宫中的雕塑反映出这里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特点。
王宫的入口处摆放着匈牙利神话中图鲁尔鸟的雕像,脚上抓着象征力量的阿提拉之剑,这是1896年为纪念匈牙利人迁居此地1000周年雕塑的。图鲁尔鸟的外形似雄鹰,被匈牙利人视为民族认同和团结的古老象征。传说当年的匈牙利人来到这里,就是图鲁尔鸟在前方飞翔指引。
在王宫前矗立的是欧根亲王的骑马像。欧根亲王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知名的军事家,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陆军元帅,他曾多次击溃土耳其军队,并在1717年夺下巴尔干重镇贝尔格莱德。
容易被游客忽略的两尊雕像位于被称为“狮子庭院”的王宫内廷,这里近期首次被使用为外国元首举行欢迎仪式。在内廷的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入口处,两座分别名为“战争”与“和平”的雕塑分列左右。“战争”雕塑塑造了4个人物,顶部一个带有头盔的天使吹响号角,下方是一名获得胜利的士兵将失败者持有短剑的手踩在脚下,旁边还站着一名具有明显游牧民族穿着和发型特征的匈牙利古代武士。
“和平”与“战争”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富足、宁静的生活。4个人物的最上方是一个拿着象征和平橄榄枝的天使,从战场上获胜归来的父亲则受到家人的热烈欢迎,背后的葡萄藤结满果实。
两座雕塑中,西方基督教文化与游牧民族的元素相结合,体现出匈牙利人从东方迁徙而来,并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的独特历史。有研究认为,目前匈牙利人的主要构成——马扎尔人是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公元9世纪他们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向西迁徙,公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来。
登山体验历史
公元1000年,匈牙利大公伊什特万一世在匈牙利推行天主教,并获天主教教皇加冕成为匈牙利第一位国王。站在王宫的观景台上,人们能眺望到河对岸为纪念伊什特万一世所建造的圣伊什特万大教堂,二者在多瑙河的波光中交相呼应。
值得注意的是,登上城堡山的方式本身也是体验历史的一部分。除走路或搭乘汽车外,不少人会选择乘坐车厢式小缆车。这种两条双向线路缆车运行距离不到百米,一两分钟就能将游客运送上山。缆车1870年开通,车厢依然保留着140多年前的样式,早期为蒸汽动力,现在改为电力驱动。两个木头车厢还有自己的名字,“玛格丽特”和“加勒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