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河北邯郸三名未成年人以残忍手段杀害同学并掩埋尸体。

仅过去2个多月,该案尚未判决。

我们清晰地记得,邯郸案之所以震惊全网,是因为被害学生家长将此事发布到了网上。

5月22日,媒体又曝光一起中学生同学砍杀身亡的案件。模式仍然一样,是被害学生家长发了帖。

事发云南昭通盐津县庙坝中学,时间是20日晚间。

被害学生亲属发帖说,自己的弟弟于5月20晚在学校被同学用菜刀砍伤后脑勺,21日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砍学生死亡之后,学校才通知家属。

其家属称,不知道孩子因为什么原因被砍,不知道几个人参与,也不知道学校为何直到第二天人死了才通知家属……

媒体询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后确认了此事,并回应说“正在处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命关天的事,学校“相关领导”能处理什么?

如果家属不在网上发帖,如果没有“多事”的媒体刨根问底,这件惨案大概就会“内部消化”掉,根本就不会为外界所知。

对于这样的公共安全事件,民众有绝对的知情权。

我们关注这样的事件,不是为了猎奇,而是要了解当下有关安全的真实现状,从而更好地保护好家人和孩子。

否则,很多家长在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宣传之下,还以为封闭式学校是孩子安全的避风港,争着抢着把孩子送到学校寄宿。

大多数不得不在学校寄宿的学生,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是单亲家庭。

还有很多正常家庭受宣传的影响让孩子在校寄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对那些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任何歧视,只有怜惜。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人生最重要的营养:爱。

缺少爱的孩子,性格是有缺陷的。

事实上,大多数犯罪的未成年人,都来自缺少爱的留守和单亲家庭。

由于这样的孩子太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也很多。

据《检察日报》5月13日的一则报道:仅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就起诉了1.2万名未成年罪犯!

另有5千余人附条件不起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公安机关没有移交起诉的以及移交后不起诉的,理论上数量会更大。

由于第一季度有个春节,这个季度的未成年人犯罪数应该还会少一些,包含了暑假的第三季度可能才是最高峰。

我不敢想象,每年有多少未成年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本文引用的《检察日报》文章,并非探讨这个问题,而是一篇宣传文章。

文章标题中的于洋是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某医院护士长,据称她“十分关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工作”。

工作繁忙的护士长,当然不可能真正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重点是介绍黑龙江省依安县检察院与某陶瓷公司合作共建“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基地”,基地的使命是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分级干预矫治。

我不知道陶瓷公司参与罪错未成年人矫治是什么意思,不知道罪错未成年人是否就在这里为他们从事生产,我也不知道这个基地的效果怎么样。

但是我想,对罪错未成年人矫治不能代替对普通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惩罚永远不能代替教育的功能!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大多涉及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病根是教育缺失、关爱缺失!

我相信,这些孩子,如果生活在正常的家庭里,他们同样能够健康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他们伸出罪恶的手残害别人时,自己又何尝不是受害者!

当下的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有没有正视这个问题呢?

从他们出了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瞒、捂、盖可以看出:没有。

连正视问题都做不到,如何做到去解决问题!

瞒着蚊子睡觉,蚊子一样会找到你,盯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