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的将领阿古柏,发现清朝的西北地区处于混乱阶段,因此果断带兵入疆,在这里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也就是洪福汗国。

1864年,清朝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领导的湘军、楚军、淮军的努力下,才勉强平定了太平军。

到了1865年,北方的捻军势力逐渐做大,清军名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甚至都栽在了捻军手里。因此清廷又忙着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负责平定捻军。

这一搞就拖到了1868年,这时候的阿古柏已经稳住了南疆和北疆绝大多数地区的局面。而清朝这边,又赶上了西北叛乱,左宗棠这一路快忙疯了,又忙着去平定西北。

1873年,左宗棠终于肃清了西北边乱。可此时新疆地区的局势,已经很难掌控了。除了阿古柏以外,沙俄还在1871年强行进驻伊犁,美其名曰:先帮你们管着。

沙俄的意思很明白,他们认为清朝不可能收复新疆,只要他们无法击败阿古柏,那么他们就无法收回伊犁。时间一长,那伊犁可不就是沙俄的了嘛!

沙俄之所以信心满满,主要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阿古柏背后,除了有沙俄的支持外,还有英国的支持。英国那时候还是很强悍的,这两大列强在阿古柏背后撑着,孱弱的清朝怎么可能不远万里收复新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宗棠的坚持,打了沙俄的脸。

这一路走来,左宗棠打了太多仗了,从太平军到捻军,再到西北平叛。左宗棠愣是将手里的楚军,从江南一路带到了兰州。

再往前可就要出塞了,这个时候清廷当局却为了是否收复新疆,展开了讨论。主要就是海防和塞防之争。

朝廷的财政,就这么多钱,用在哪边多了,那另外一边就少。李鸿章当然希望把财政都用在北洋水师的建设上,毕竟那是他未来20年的立足之本,淮军将领们,可都等着北洋水师来安置呢。

左宗棠则坚决支持收复新疆,因为他认为,一旦新疆不保,那出了玉门关就是边境。以后人家想打过来可就太容易了。无论汉唐,历朝历代,新疆都是中原王朝的立身之本。新疆安定,中原才能安定。

虽说慈禧两边都支持,不过从现实角度来看,还是给了北洋水师更多的资金支持。因为她认为这支水师可以保证京城不受列强的攻击,保住自己的位置,这是头等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关以后,左宗棠背后同样面临着各种掣肘。

  • 首先,依旧是海防派那帮人,不断请求清廷撤军、撤饷,把省下来的钱,用来建设水师。左宗棠则坦言:现在撤军,我撤一寸,敌便进一尺。不趁着我兵威正盛,收复失地,更待何时?
  • 其次,英国人两度对清廷施压,甚至用武力威胁,让阿古柏成为清朝的一个藩王。李鸿章那边打算答应,结果左宗棠痛批:英国人打算让阿古柏称王,那就让英国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划一块地给他称王,把印度给他也行嘛!在我国领土上搞事情,我必灭之。
  • 再者,调不动人。弃土派为了给左宗棠拖后腿,一个个纷纷往后站。让乌鲁木齐提督成禄打前锋,他一直在拖时间。让刘铭传、曹克忠出关,他们纷纷称病。左宗棠知道丁汝昌能征惯战,想带他去,结果老李却将丁汝昌留在了身边。左宗棠无奈,只好带着七八万人马出征,随后又精简到2万多人,大多数都是楚军精锐。
  • 此外,最大的问题就是钱不够。打仗无非就是烧钱,清廷给的几百万两银子根本不顶用。为此左宗棠联系上胡雪岩,让其牵线搭桥,找外国银行借了不少钱,这才有了出征的资本。

困难再多,左宗棠还是一一克服了。左宗棠退敌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很快打开了局面。同时为了安抚人心,左宗棠表明,这次前来只收拾贼首白彦虎、阿古柏等人,其他人愿意归顺,则能够赦免。

这么一搞,叛军很快就怂了。再加上借钱给左宗棠的那些外国银行,纷纷向英国当局施压,不允许他们继续支持阿古柏。使得1878年左宗棠终于收复了新疆绝大多数地盘。

沙俄这回是真的傻眼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清朝还有左宗棠这等人物。此乃真将军也!既然清军收复了新疆,那沙俄还有霸占伊犁的理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厚的谈判结果,迫使左宗棠打算与俄军决一死战。

1878年,清廷派遣崇厚前往沙俄的圣彼得堡,商谈归还伊犁的问题。沙俄这边不知道使了什么招数,逼迫崇厚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

这份条约中规定,清朝只能收复伊犁九城(已经被沙俄毁坏、抢掠一空),至于霍尔果斯河以西、特克斯河流域,都要割让给沙俄。此外塔城地区、斋桑泊以东也要划归沙俄。

这还没完,咱们还得赔偿沙俄500万卢布的赔款。好家伙,沙俄一枪未放,就要清廷让出如此巨大的利益,这可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其实熟知沙俄套路的人都知道,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要么用武力胁迫,要么用外交讹诈,总之打算不费一兵一卒就要侵占咱们的大片土地。

崇厚这家伙,在没有得到清廷批复的情况下,居然偷偷溜回了国内。这下清廷炸开锅了,呆子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咱们打了胜仗,赢得了平叛胜利,结果还要和沙俄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上哪儿也说不过去啊!

为此,崇厚下狱,清廷否定了这一谈判结果。左宗棠得知消息以后,怒不可遏,他觉得这是奇耻大辱,扬言要和沙俄决一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左宗棠还真的行动起来了。

  • 首先,他设定了3条进军伊犁的路线,让金顺走东路,张曜走南路,刘锦棠走北路,三面包抄伊犁的俄军。
  • 其次,他吩咐汉中总兵谭上连,选拔一批精兵强将,加强塔城地区的防守,以防打起来以后,俄军从这里突破新疆的防守。
  • 再者,1880年,左宗棠年近七旬,打算亲自带兵攻打伊犁,恢复乾隆时期的版图,建立不朽功勋。

左宗棠抬棺入疆的气魄,可算是把沙俄给镇住了。他们清楚,左宗棠这个人不好惹,一言不合就跟你玩真的,所有的讹诈、威胁,在左宗棠面前,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无奈之下,沙俄只好答应重新谈判。而清廷也不想把事情闹大,立马调左宗棠回京述职,否则沙俄还真的要挨左宗棠一顿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纪泽的谈判,左宗棠回味以后,依旧很不舒服。

到了1880年6月,曾纪泽前往沙俄继续进行谈判。有了左宗棠的军事保障,曾纪泽谈判时,就多了好几分底气。

不过谈判过程依旧十分艰难,在曾纪泽的据理力争之下,沙俄勉强答应将特克斯河流域和伊犁九城,归还给清朝。

但霍尔果斯河以西、塔城东北、斋桑泊周围等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依旧割让给了沙俄。同时还要求清廷赔偿900万卢布的军费。

这依旧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左宗棠得知这一事情时,痛心疾首,奈何这已经是当时清廷能争取到的最合适的结果了。

那时候的左宗棠已经被调回来述职了,再想回去和俄军打一仗,何其难也。再说了,朝中定有不少人会阻挠此事。

左宗棠表面上夸赞了曾纪泽的努力,他清楚曾纪泽在谈判时有多不容易。可随后给心腹爱将刘锦棠写的信中,却坦言这种结果无法接受,不如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部、中部、西部的边境线都定了,可沙俄的野心却没定。

在在1689年康熙年间,清朝和沙俄就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将双方东部的边境线设立在外兴安岭。

结果到了1858年和1860年,沙俄又趁着第二次鸦片战争,逼迫清廷签订了《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将边境线直接推到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就这么被沙俄给吃掉了。

在1727年雍正年间,清朝和沙俄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双方中部的边境线,设立在额尔古纳河到沙宾达巴哈这条线上。

结果沙俄到了1869年,又逼迫清廷签订了《乌里雅苏台界约》、《科布多界约》,开始蚕食咱们的唐努乌梁海、乌里雅苏台(外蒙)等地。割走了唐努乌梁海西北4万平方千米的肥沃草地以及唐努乌梁海十佐领的地盘。

后来我们都知道,这些地方都被他们弄出去了。

1864年,双方本就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清朝损失了44万平方千米的外西北土地。将喀什噶尔大片肥沃的草地都割给了沙俄。

这还不够,到了1881年,沙俄又逼迫清廷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重新约定了西部边界。活生生又割走了7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

不管怎么说,即便损失巨大,可中俄之间,总算是将所有方向的边境线,都给确认好了。可这些条约,能阻碍沙俄继续入侵的野心吗?显然不能。

1900年,沙俄发兵20万,悍然入侵我国东北长达5年之久,80万东北黑土地眨眼间就落入了沙俄之手,若是左公当时还在,不知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