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活了103岁的中国战神是谁吗?他凭借哪些事情和哪一场重大战役被封神的呢?而他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故事主人公名叫薛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民国著名将领薛岳

他出生于1896年,是广东人。19世纪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毕竟1900年清政府就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像这种屈辱的历史,在19世纪末那是扎堆一般的存在。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生,薛岳也被家族寄托了很高的希望。他的父亲一看家里来了一个小男孩,于是就期待着自己的儿子能够像岳飞那样保家卫国,为人民除害。于是在取名字这方面,其父亲就专门给他取名叫做薛岳。

少年时期的他学业成绩就还算不错,在1907年时进入了保定陆军校学习军事知识。三年之后薛岳从母校毕业了,就参加了中华革命党。

但是年纪轻轻的薛岳认为,一个青少年加入革命运动虽然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一个人如果脑子里没有一些理论做支撑,那很有可能也没啥多大出息。

于是薛岳就决定要继续学习,所以后来他又向组织申请,后来被调配到了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成为了第2期的学生。两年之后他又毕业了,并加入了革命军援闽粤军。一出校门,他的军衔就已经到达了上尉,并且任职总司令参谋后随军进入福建,一路拿下各城池,比如说漳州等等,随后20多个县城也被其所在部队攻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两年的随军作战,薛岳的战场经验积累越来越多。1920年时薛岳率其部队回到了广州,后又接到孙先生的指令去讨伐桂军,于是他就与邓仲元合作成为其身边的少校连长。

不久之后薛岳又担任营长等职务,第2年孙先生在广州就任大总统,那时候叶挺被封为二营营长。而薛岳军衔和官职等级与其算是平级了,因为他担任的是一营营长。

1921年8月份,孙先生在转战桂林设置北伐军编制问题时,身边的警卫工作并没有谁能及时担任。而叶挺和陈可钰等人又有其他的军事任务,于是薛岳在这时脱颖而出,孙先生直接将其提拔为总统府的警卫长官。

可是不久之后,孙先生就失去了一员大将,邓仲元被陈炯明等人出卖后丧命沙场。就在这危机时刻下,孙先生经薛岳等人的护送又将北伐大本营改为了韶关。6月时,薛岳又担任护送孙先生夫妇的重要职务,将其一路送至广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中旬,陈炯明那时已经在明面上叛变,并且企图讨伐孙中山,甚至对外宣称要拿下总统府。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薛岳在总统府的后门位置抵住了敌军的进攻,并且在战斗了10个小时之后,成功保护宋庆龄突围。

经过永丰舰之后,孙中山对薛岳的看重程度也越来越高,后来也给他分配了很多重要的军事任务,比如说让他前往广西梧州平定叛乱等。1924年,蒋介石也向薛岳投去了橄榄枝,他希望薛岳能够在他讨伐陈炯明的时候当自己的副手。

故,薛岳又被提拔为粤军第一师少将参谋长,第2年升职为第14团团长,并参加了第2次东征。薛岳的作战成绩十分出色,人们给他的评价是,特别喜欢打以少胜多的战役。所以不论是孙中山先生还是蒋介石,那时候都特别喜欢发电报去表扬薛岳的战绩。

但是这些战果也仅仅只是薛岳战神成绩中的冰山一角,毕竟这位战神他参加过第一次长沙会战,且一战封神。此外他还参加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等著名战役,以前也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另外还有中原大战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重点说到的是:真正能让薛岳被封为现代中国战神的,还得提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战役。事情发生在1939年10月份,当时日军对长沙那算是虎视眈眈,而蒋介石分析了全面局势之后,便下令别鸡蛋碰石头,他让长沙周边地带的国民党将领不要抵抗。

还说,只要日军有攻占长沙等地的苗头,国民党人就要按照指令全军撤退。但是面对蒋介石不要抵抗的决定,薛岳表示忍不了,他认为中国人就应该捍卫国家的尊严,哪怕胜算再小也要捍卫长沙人民的生命安全。

所以他面对蒋介石不要抵抗的军令时,并没有直接听从上级的指挥,而是下定了决心要和自己的部下们与当时攻占长沙的日本军官冈村宁次大干一场。在这场战役之前,薛岳也曾于自己的部队内发布了宣讲。

说,因为当时有军令是让国民党士兵在危急情况之下不要抵抗日军的进攻,要全面撤军。所以他部队里的将士们,只要不愿意留下来与他一起抵抗冈村宁次,可以选择调到其他的部队里去,也可以回家乡,不强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没想到,薛岳向来留给将士们的印象都非常好,大家都觉得跟着他是值得的。所以那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离开薛岳,反而一时之间让薛岳的部队士气高涨。他们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要誓死捍卫长沙,那么冈村宁次在薛岳这边有没有吃到一丁点甜头呢?

二:中国战神薛岳

这场战役还得从武汉会战结束之后开始讲起,经过武汉会战之后,日军想要快速侵占整个中国的野心已经摆在明面上。那时候他们已经自负到了:觉得可以在武汉会战之后,马上就打通整个中国大陆的交通线。

为了实现这一个目标,他们就赶紧在武汉周边城市部署了非常系统化的机动部队,以为这样就可以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所以他们在武汉会战之后,马上就把苗头指向了湘鄂赣。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湖南长沙自然也就会被日军给盯上。

在长沙战役爆发之前,冈村宁次的年龄刚好35周岁,而他指挥的战斗次数那也是经验满满,甚至在日军部队内他的军事威望还是非常高的。从武器装备、士气等各方面来讲,冈村宁次对快速拿下湖南长沙还是非常自信的。

为此冈村宁次积极备战了两个多月,他从沦陷区召集了大量的飞机以及充足的兵源,在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的前一天,他已经调集到附近城市10多万的兵力,另外还有100多架的飞机随时听候他的差遣。那既然冈村宁次好像不太好惹,那么薛岳又是怎么能够将冈村宁次按在地上摩擦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面对冈村宁次那些优良的准备,中国军人薛岳其实没有多大优势的。一对比大家就会发现,薛岳的部队要略微弱势一些,大家先看支援的情况。蒋介石当时已经下了军令说全军撤退,而且作战方针就是直接放弃抵抗。

那从兵源或支援力度来讲,薛岳肯定就没有优势的。再从战前准备来看,对方准备了两个多月,海陆空全部力量都可以由冈村宁次来调配。但是薛岳在第1次长沙会战爆发前,他只是担任湖南省国民党主任委员和省主席,他没有时间去准备,更是在原有的武器装备基础上作战的。

但越难打,就越能够体现出薛岳的神奇之处。当时薛岳还担任第九战区的司令长官,他一看湖南长沙危机重重,并不想就此把长沙等地直接让给日军,于是他是把好话说尽,拜托了自己能够摆脱的所有人,最后调动了30多个师和三个挺进纵队。

从人数上来看,薛岳的部队一下子就壮大了起来。在人数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因为敌军满打满算是10万人出头,但是薛岳的部队却是24万多人。

除了人数方面稍微有一些优势之外,薛岳还有哪些可以让他在第1次长沙会战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呢?那就必须要提到薛岳的作战方针是非常优良的。薛岳在分析了局势之后,他发现日军的10万兵力不会朝着一个方向集中去攻打长沙,而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企图包围长沙,来一个围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江西的北部,湖北的南部以及湖南的北部,这三个方向就是力保长沙的关键,这也是敌军分三个方向主要进攻的突破点。于是薛岳马上就拟定了八字方针,那就是后退决战,争取外翼。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把防御的重点定在湖南省的北部,其他两个位置为次要作战区,然后再把兵力集中在容易消耗日军装备和兵力的地方。这样不仅能够打出中国军队的优势,而且也能够快速破灭敌军进攻的野心。

据说冈村宁次还在第1次长沙会战之前,特意派伪军到薛岳那里去讲和。说这场战要不就别打了,只要薛岳能够投降,皇军还一定会给他好处,但薛岳直接对其大骂,根本就瞧不上冈村宁次。

于是在第1次长沙会战的准备工作方面,薛岳为了鼓舞士气,多次在会议上说到了长沙的好处。他说,不论是湖南还是江西,你看周边就有很多美丽的山川与河流,那么大家为什么不能够利用这些良好的地理条件去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呢?

还说,只要日军打得越急,他们越容易吃亏。所以当战斗打响之后,中国军人只要看到日军进100步,我们就往后退99步。只要他们的节奏放慢,那就是中国军人反击的时刻。于是在冈村宁次自信满满地率军朝三个方向去进攻长沙时,薛岳的部队并没有马上就应战,而是一边应敌一边以挠痒痒的方式诱敌深入。

而冈村宁次却认为这种趋势是非常好的表现,便放松了警惕。当他深入长沙以北地带后,就被薛岳的部队顺利围剿。在第1次长沙会战伤亡情况方面,薛岳的部队总伤亡人数达4万多人,日军的伤亡人数达3万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数字上来看,薛岳的部队好像明显更受伤一些。但是大家要知道双方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因为薛岳的部队总参加人数是24万,那伤亡情况就是1/6。

但是日军的总参战人数是10万多人,而且动用了航空兵团约100多架飞机。他们的伤亡比例就达到了1/3,这明显是日军吃了一次大亏。

第1次长沙会战的整个过程只有20多天的时间,但是薛岳部队不仅守住了长沙,更大幅度粉碎了日军围歼第九战区主力的战略目标,也在侧面消耗了敌军的人员和装备,大幅度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

所以从这一战役当中,就有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为薛岳点赞,说他是民国时期的中国战神。但是看历史也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薛岳身上的确有很多值得敬佩的地方,但是可惜他也曾经参战围剿红军。

比如说在1933年,蒋介石任用薛岳为第五军军长。薛岳不仅参加,而且还指挥了第5次对红军的围剿。即便是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薛岳还对我军穷追不舍,而他还担任前提总指挥,一直将中央红军逼退到湘桂的边界线上,也在此地消灭了大量优秀的中央红军战士。

所以如何看待民国时期的这位著名将领,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薛岳又随蒋介石部队一路退居台湾省,最后于1998年5月病逝于宝岛。薛岳也十分长寿,享年10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