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社交网络平台上关于嗓子疼症状的讨论持续升温,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出现类似症状,并猜测是否与新冠新毒株感染有关。对此,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该院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人数较上月虽略有增加,但并不显著,且大多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新冠患者比例极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侗曾指出,近期门诊中,学龄前儿童出现咽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于6岁以下儿童。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咽部出现疱疹、红肿。他强调,随着肠道病毒71型疫苗的预防接种,目前多数病例由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引起,病情通常较为轻微,一周左右可痊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李侗曾提到,学龄儿童、青少年的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主要由猩红热引起。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好发于5至9岁的儿童。其症状包括咽痛、皮疹、发热等,多数患儿症状轻微,通过抗生素治疗一周左右即可恢复。但由于其病原学检测周期较长,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从而可能耽误治疗、造成传播。

对于成年人而言,目前引起咽痛的主要原因是鼻病毒、腺病毒、链球菌等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李侗曾表示,从门诊接诊情况来看,呼吸道感染患者数量较上个月并未显著增加,且症状相对较轻,多数人选择居家治疗。

随着夏季气温升高,人们佩戴口罩的意愿逐渐降低,加之空调使用增多、开窗通风减少,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风险。为此,李侗曾提醒公众,仍需注意个人健康防护,室内应多开窗通风,前往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并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对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如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应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学。如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网友评论:
网友A:看到专家说流感、新冠患者比例低,我就放心了。看来大家还是要多关注日常防护,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网友B:现在的专家发言还是要多留个心眼,毕竟有些结论和实际情况还是有所出入的。但不管怎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总是没错的。

网友C:咳嗽窒息,吐不完的白痰,清不干净的嗓子,还经常说不出来话。一个月了还没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观点:
在当前形势下,虽然新冠、流感等传染病患者比例较低,但公众仍应保持警惕,做好日常防护工作。特别是学龄及学龄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易受到病毒侵袭,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同时,建议适龄儿童接种相关疫苗,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