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打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净整洁的就餐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小区老人开展配送服务

离家近,菜品多,价格低……近年来,兰州市全面推广建设“助餐工程”,一个个社区食堂悄然兴起,并且以质优价廉的服务,让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幸福“食”光。

健健康康做出“家的味道”

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公园路西社区“红石榴之家”社区食堂距离金城公园不足百米,公园前广场聚集了众多锻炼的市民;而西侧又毗邻西固大坝市场,逛早市的市民络绎不绝。上午10时,“红石榴之家”社区食堂后厨刚忙完早餐,又紧锣密鼓地准备午餐,灶台旁放着切好的土豆丝、豆腐块、肉丝等,厨师们忙碌地颠勺翻炒,烹饪美味菜肴。

主厨张祥宝有着30年的餐饮从业经验。在他看来,社区食堂更注重吃得健康。调料区整齐地码着葱姜蒜、酱油、醋、鸡精、盐、白砂糖、花椒和辣椒等调味品,“就跟家里做饭一样,没那么多调料,简简单单,健健康康,这就是家的味道。”

11时30分左右,午餐准备就绪。各样菜品按照种类有序地摆放着,主要分为荤菜类、素菜类、主食类和免费汤品类,因为是现做现卖,不少菜品还冒着热气,鲜香味弥漫了整个食堂,前来就餐的居民也已经排起了长队。

“我们几个老哥们早晨出门爬山锻炼,然后到金城公园溜达几圈,11点半我们就来到公园路西社区食堂就餐,然后回家休息。”来自临洮街前街社区的陈先生说,社区食堂的饭菜味道好,他每天中午都会准时来这里“打卡”,饭菜荤素搭配有营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找到了过去聚在单位食堂与大伙儿一起吃饭的感觉。再说价格也不贵,一荤三素10元,二荤四素15元,很实惠。

菜品讲究 低油低盐低脂

明厨亮灶,干净整洁,是西固区福利路社区幸福兰州长者食堂给人的第一印象。

临近中午时分,福利路社区幸福兰州长者食堂内10余张餐桌整齐摆放,橱窗前摆放着炒土豆丝、花菜炒肉、西红柿炒鸡蛋等各色菜品,工作人员忙着打菜,老人们则在橱窗前排队等候取饭,享受着便捷、贴心的幸福“食”光。

“每天清晨从家附近坐车去南山锻炼,然后溜达下山,临近饭点了我就来到食堂等候,这里的饭菜花样多,食材新鲜,老人还有优惠,我很满意。”在福利路社区幸福兰州长者食堂门口,前来就餐的钱芝玉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老人今年77岁了,家住西柳沟街道上坎社区小平房,独居多年,子女工作忙,不想过多打扰,所以一日三餐都是自己解决,食堂的饭菜量大,中午吃饭时多买一个花卷,再留点菜,晚饭也就解决了。

为了让老人们吃得更健康、更放心,福利路社区幸福兰州长者食堂的菜品不仅要营养均衡,还要低油低盐低脂,满足老年人口味清淡的需求。“菜品出锅后,我们会先盛出来,尝一尝是不是软烂,考虑老人能不能咬得动。此外,为保障菜品质量,选用的食材从采购到出品都是规范管理,食堂还设有采样柜,每日菜品取样保存72小时,确保可溯源。”福利路社区幸福兰州长者食堂负责人刘渊源说。

福利路社区党委书记把欣说,去年上半年,社区在入户走访中发现,辖区许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存在吃饭难的问题,社区多次召开“邻里话事”会,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引入宝石花物业兰州石化地区公司专业团队运营管理,开放福利路社区幸福兰州长者食堂。一年来,辖区及周边小区300多位老人办理了就餐卡,仅10元就能享受三菜一汤一主食的营养搭配,既暖了老人的胃,又暖了老人的心。同时,为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用餐便利,长者食堂还辐射到周边社区居民,目前还为福利路街道三街区、煤场小区、悦福小区,先锋路街道文化小区配餐,日配餐量100余份。为实打实地开展养老助餐工作,长者食堂还为行动不便的11位独居、孤寡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社区食堂也受到年轻人青睐

如今的年轻人一餐外卖费用从十几元到三四十元不等,如果觉得外卖太贵,路边的快餐店也能对付一下。食堂则是年轻人不想做饭的众多平行选择之一:吃几次食堂,来几顿外卖,吃几次牛肉面,再和朋友聚聚餐,一周的饭就算顺利解决了。

中午12时20分,记者来到位于重邦康城西固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佳家厨房,这里是政府部门设立的“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走进餐厅内,干净卫生,人气“食”足,崭新的炉灶、电饭煲、消毒柜、桌椅、餐具等设施设备齐全,就餐环境舒适温馨,菜品丰富,荤素搭配、咸淡适中。就餐老年人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饭菜价廉味美、安全卫生。

记者在食堂观察发现,来“佳家厨房”就餐的除了老年人外,还有不少年轻人。“在这可以点自己喜欢吃的菜品,一个人一餐点两个荤菜、一个素菜外加一碗米饭,一顿饭22.5元,很划算,吃着干净卫生。”在金城中心某超市上班的李先生说。

“佳家厨房”的相关负责人说,原本设立的初衷是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区食堂,却意外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原因不难理解。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年轻人想“好好吃顿饭”并不轻松。下班后太累了,不想做饭;进餐馆或吃外卖,且不论卫生状况如何,价格如何,也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社区食堂”比下馆子、叫外卖便宜,而且更卫生。

年轻消费者前来就餐,对社区食堂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共赢”。年轻人的到来,无疑能带来更多收入,有利于社区食堂的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让社区居民不再有“后顾之忧”

如今,不少社区食堂已经跳出了单一的用餐功能,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和上班族吃饭难的问题,还提供了临时休息室、洗手间、阅读角、多功能活动室等便民服务场所,让社区居民不再有“后顾之忧”。

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公园路西社区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社区食堂”在非就餐时间开展知识讲座、健康咨询、文体娱乐、社交互动等活动,让餐桌同时成为“书桌”“茶桌”“棋牌桌”,不仅较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还为老年人提供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的“精神大餐”。兰化25街区社区还在“臻享・福”食堂二楼设置了活动室,配备有乒乓球台,还有社区文艺团队表演,就餐后的老年人还可以到活动室娱乐。

近年来,西固区聚焦老年人实际就餐困难和需求,在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发展和市场运作机制作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面向其他老年人广泛开展助餐服务,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并积极联系对接中华救助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开展针对低保、特困、失独老年人的老年助餐试点项目。目前,全区共有15个助餐点为60岁以上低保、特困、失独老年人提供每天每餐2元补贴。

西固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市政府2024年为民办实事的安排部署,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为民兴办实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固区民政局按照“强基础、补短板、提质量、可持续”的工作思路,采取“政府主导+社区平台+第三方服务”的模式来满足老年助餐服务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等公共资源合理布局设置老年助餐服务点,加快推进2个“社区养老服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示范项目和9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提升项目建设,实现老年助餐扩面增量、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形成覆盖城区、布局合理的“15分钟养老助餐服务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