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岗坪村山坡上的茶场。闻子豪 摄

5月21日“国际茶日”,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铁”)结对帮扶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青岗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启云早早来到援建的青岗翠绿茶厂,查看今年武铁订购的夏季防暑降温茶叶装运情况。

几天前,武铁组织近百名职工到青岗坪村考察、体验。在驻村工作队带领下,武铁职工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农田、青岗翠绿茶业专业合作社。休息时,村舞蹈队表演的《巴山舞》《欢迎贵客来品茶》等节目让职工感受到了村民的满满热情。随后,在茶场对面的“连心微家”,村民举办的农副产品展销会煞是热闹:腊肉、苞谷、小高粱酒、干土豆片、辣椒皮、萝卜干、苦瓜皮、茶叶等农副产品一应俱全,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农副产品吸引职工争相选购,不到十分钟,有的产品一度脱销。张启云现场统计,村民此次进账近两万元!“自去年单位组织职工到青岗坪考察、体验活动后,今年会有二十批次近3千名职工到村观光、考察体验。此举将为村民带来消费帮扶30万元左右。”张启云说。

“茶者南方佳木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种茶、制茶、饮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青岗坪就是这样一处适合茶树生长的宝地。位于武陵山脉当中的青岗坪,平均海拔950米,山间常年云雾笼罩,光照时间短,土质多由风化岩风化形成的碎石土,这种环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所产茶叶中茶多酚及氨基酸含量很高。

2015年10月起,武铁结对帮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青岗坪村,至今已近9年。“当时村仅有茶园1000亩,但多以老旧茶园为主,由于茶叶销路不佳,茶园缺乏管理,部分茶园杂草丛生,根本看不到茶树,茶园亩数逐年退减。”青岗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启兵介绍。

2017年,武铁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反复调研考察,大力开展茶园改造行动,新发展茶园2080亩,改造老茶园500亩,并争取扶贫政策为脱贫户统一采购供应优质种苗,组织茶农开展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同年,武铁投资38万多元建设茶厂厂房,后续投资75万元采购茶叶加工设备、投资74.4万元用于改造村茶园和基地建设、投资410.9万元完成村组道路基础设施修缮,满足茶农、合作社和村民生产运输需求。

驻村帮扶让青岗坪茶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茶叶产量也从2018年的1万5千斤稳步提升至现在的3万9千斤,茶厂师傅制茶水平随之飞速提升。2021年6月,青岗翠绿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光全在当年“采花杯”宜昌毛尖加工技术比赛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制茶大师”;2023年5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授予长阳青岗翠绿茶叶专业合作社技师王大风“长阳制茶(绿茶)大师”荣誉称号。青岗坪茶叶品牌愈加响亮,2023年“清江”毛尖品质鉴评活动中荣获金奖,“青岗翠绿”也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但是茶香也怕巷子深。有一次,张启云与吴光全谈心时看到他眉头紧皱,便开玩笑地说道:“老吴,你是不是这几天没休息好,怎么看着气色不太好?”“今年的茶叶长得好,产量比往年高了很多,估计得有4万多斤,铁路局帮助采购后,还有很多茶叶得堆在库房里,没有销路,愁啊!”吴光全道出了实情。张启云看着堆起来的茶叶包装袋拍拍吴光全的肩膀说,“茶叶多不要紧,我们有办法把它销出去!”

为帮助茶叶专业合作社打开销路,早在今年初,驻村工作队就着手谋划今年的茶叶销售工作。3月份,张启云通过朋友介绍,邀请了枣阳知名企业老板到青岗坪调研村里茶叶产业发展,一行人到青岗翠绿茶厂查看茶叶生产设备,还前往茶园详细了解茶树的种植及生长情况,次月便达成了合作销售计划。驻村工作队同时开动脑筋,聘请武铁宜昌综合维修段10名团员青年为“青岗翠绿茶叶网络推广大使”、10名团员青年为“青岗民宿网络推广大使”,发动青年职工通过朋友圈、抖音等网络途径帮助茶叶销售。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已通过网络帮助村里销售茶叶等农副产品近10万元。

目前,从武铁管内宜昌东站开往北京、上海、广州的动车上,武铁帮其制作的《美丽青岗坪,连接你我心》《青岗坪欢迎你》宣传片在滚动播放,助力“青岗翠绿”茶叶品牌营销。“今后,武铁驻村工作队将继续与村两委携手并进,加大宣传力度,拓展销售渠道,共同推进青岗坪茶产业链的延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张启云信心满满。(武铁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