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韩先楚素以“胆大包天”在军中闻名,他带过的部队和带出的战将跟他一样闻战则喜、能啃硬骨头,个个都是战场上呱呱叫的狠角色。韩先楚的厉害之处在于,东北野战军的五个主力纵队,他一人和其中三个都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户”的身份在东野里面再也找不到第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二纵主力师的首任师长

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也就是后来的解放军第39军,前身是徐海东担任军团长的红15军团、八路军115师344旅。二纵的主力是5师,5师的前身是陕北红78师,韩先楚就是首任师长。

其实,韩先楚最早跟红78师没有什么瓜葛。韩先楚是大别山子弟,湖北黄安人,最初参加红军是鄂豫皖根据地的红25军。跟随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韩先楚已经一路从后勤部队的二线兵,靠扎实的军功跻身为主力团长。

红25军与陕北当地的红26军、27军会师后,联合组成红15军团,红26军缩编为红78师,韩先楚被任命为首任师长。

一个月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中央军委决定红15军团与红1军团一起西征。由于种种原因,先头部队未能攻克定边城。韩先楚和政委崔田民带着团以上干部,骑马绕城一周,仔细勘察地形,认真研究作战方案,认为定边能打下来。可是彭总早有电报,不能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先楚咬咬牙,决定违令用兵。一方面,他对自己的作战方案和部队有信心;另一方面,拿下定边是西征战役的重要任务,这样不但可以巩固陕甘根据地,还可以策应兄弟部队在其他方向的作战。

韩先楚下定决心,向定边发起攻击。果然,定边被一举攻克。彭总来电:“你们敢于负责的机动灵活,攻克定边,庆祝胜利!”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红78师改编为115师689团,韩先楚又是首任团长。689团受129师指挥,参加反日军“九路围攻”,韩先楚带队与日军肉搏,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指挥所里看到后,连说:“打得好打得硬,689团真是无坚不摧。”

从红军时期的78师到八路军时期的689团,再到新四军第10旅、东野5师,被誉为“三猛部队”的这支雄狮劲旅始终是我军的一支主力部队,他的血性和战斗基因就是在老师长韩先楚手下打的底子。

他是四纵副司令员,带着“叫花子”收购“百万富翁的公司”

抗战中期,韩先楚先后担任八路军344旅代旅长、新编第3旅长,1941年奉调回延安总部学习深造。

抗战结束后,国共争先进军东北,党中央做出派十万大军和二万干部去往东北的决定,韩先楚也在这时从延安启程奔赴东北,他被任命为新组建的第四纵队副司令员

四纵当时所在的南满根据地被国民党压缩包围,成为共产党在松花江以南唯一一块根据地,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四纵官兵长期忍饥挨饿,部队缺粮少枪,当时有人说,部队连几个“窝棚”都打不下来,还能去打大中城市吗?

四纵出自山东胶东地区的老八路,韩先楚是个外来户,本来韩先楚不想当“出头鸟”,但他觉得部队眼下士气不旺,但越是这样越要选择有战略意义的大中城市“动刀子”,给部队树立信心。出关后的第一仗,韩先楚带着四纵10师、11师和炮团在南满地区发起了鞍(山)海(城)战役。四纵这支饥饿之师,愣是让韩先楚锤带出了虎虎生威,这一仗迫使滇军60军184师阵前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戏称,四纵对决滇军184师,好比叫花子收购百万富翁的公司,然而却成功了。把一些人不想打也不敢打的仗,打出了惊奇效果,打出了满堂喝彩,打出了累累硕果,这也就韩先楚敢干、能干。

跟着韩先楚一起“收购百万富翁公司”的第四纵队,后来在塔山威震天下。

先是以四纵司令员的身份指挥三纵,后来把三纵带成令敌闻风丧胆的“旋风部队”

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的前身是八路军山东军区第3师、山东警备第3旅、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所属部队,1946年1月被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

1947年9月,韩先楚由四纵副司令员调任第三纵队司令员。但韩先楚与三纵的缘分,可不是从这时才开始的。

1947年春季四保临江的最后一战,上级命令第三纵队、第四纵队10师联合行动,组成前方指挥部,共同进击来犯之敌。国民党军7个师20个团10万余人,分为左、中、右三路集团向临江逼近。

在关于先打谁的问题上,三纵司令员曾克林和四纵副司令员韩先楚发生了分歧。曾克林要打中路最弱的滇系暂编20师,韩先楚要打中路最突出的蒋军嫡系89师。曾克林的方案是稳妥起见,但韩先楚仔细研究了对手后认为,这个89师狂妄不可一世,又刚从热河调来,不熟悉东北战场,该部轻敌冒进,正好给了我军歼灭他的机会。

两人各持己见,两种方案同时上报,最后军区回电:由韩先楚统一指挥。以结果,敌89师仅用10小时就被我军全歼,师长被俘虏,第四次临江保卫战也顺利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四纵副司令员的身份指挥三纵作战,这是韩先楚与三纵最早的缘分。半年后,已经担任三纵司令的韩先楚正在纵队司令部里,听三纵政委罗舜初介绍秋季攻势的情况,三纵的任务是歼灭开原县威远堡至西丰间的敌116师。

韩先楚盯着地图思索,威远堡是敌军师部所在地,但驻扎在这里的只有守军一个团,野战防御工事也很简单,这是一个致命又薄弱的地方。如果攻击这点,敌人必定出援,部队可在半路伏击将其全歼。但这个方案的难处在于,需要部队长途奔袭。可这条战线临近公路、铁路,对机械化的敌人来说来回调动很方便,说到就到了,而对我军来说却十分不利。一旦我军战士的两条腿跑不过敌人的火车、汽车,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政委罗舜初制定了一个先打西丰之敌,再集中全纵队主力向纵深扩大战果的方案。但是韩先楚却对自己的战士们具有充足的信心,提议先打威远堡。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两种方案再一次被同时上报东总。

第二天下午,东总的批复电到了:“按照韩先楚的方案来”。

战争中最有效的打击是出其不意,威远堡的敌人万万没想到解放军能够舍近求远,最终奇袭大获全胜,敌师长被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奇袭威远堡战斗后,一些国民党军开始敬畏地把三纵称之为“旋风部队”。

在此后的东北战场上,韩先楚带着三纵一次次如迅疾、猛烈的旋风奔袭在黑土地上,有时候明明他在百里之外,可是却一夜间骤然而至,平地一声雷般呼啸奔来,一下子把敌人旋进口袋里。韩先楚的风格开始被东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所熟知,这些国民党将领的评价也如出一辙:

杜聿明说:“(他在东北)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

陈诚说:“‘旋风司令’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他的部队。”

卫立煌说:“韩先楚是个虎将,动作之快,如同旋风般。”

对此,韩先楚一笑而过:“什么‘旋风部队’,我们是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旋风部队’是你们嚷嚷出来的。”

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后来改编为解放军第40军,韩先楚是首任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纵、三纵、四纵均位列东北野战军五大主力,由他们改编的39军、40军、41军全是我军主力王牌,每一个都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好战分子”韩先楚,在这三支部队身上都留下了自己深刻的印记,与三大主力部队的这份特殊关系,不能不说是一份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