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移动公示了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集采项目的中标结果,7家企业中标,金额高达191.04亿元(不含税),刷新行业内人工智能服务器集采规模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标情况看,标包1的7家中标人的投标报价相对较平均,其中,前三名中标人的投标报价差额仅为几百元,昆仑技术位居第一,分得了最大蛋糕21.05%;华鲲振宇第二,获得17.54%;宝德计算机第三,获得15.79%。

投标报价最高的为百信信息,其获得第四名(14.04%);长江计算和神州鲲泰报价相差千元,分别获得第五(12.28%)、第六名(10.53%);湘江鲲鹏(8.77%)报价相对最低,获得第七名。不过,该项目标包2采购失败,重新发布了招标公告。

本轮集采,总规模达到8054台,其中包含7994台人工智能服务器及配套产品、60台白盒交换机,成为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工智能服务器集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移动此前还发布了2023-2024年新型智算中心(试验网)集采项目,12个标包对应AI训练服务器采购量总计达到2454台(1-11标包集采1204台,12标包集采1250台)。也就是说,中国移动今年AI服务器集采规模合计超万台。

事实上,中国移动对算力的重视,从其资本开支结构上就能看出。2024年,中国移动总的资本开支计划为1730亿元,较去年下降4%,其中算力的资本开支计划为475亿元,较去年有一定增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中国移动近年来不断完善“4+N+31+X”数据中心布局,并结合边缘计算节点,构建了覆盖全国的AI推理算力网络,统筹规划“N+X”智算中心布局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打造了首批12个智算中心,实现了“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基本覆盖。

在近日的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大会上,中国移动表示将持续优化算力网络资源总体布局,面向AI+升级,今年将商用哈尔滨、呼和浩特、贵阳三个自主可控万卡集群,总规模近6万张GPU卡,充分满足大模型集中训练需求;随着大模型训练逐渐转向大规模行业应用,泛在的推理需求持续涌现,中国移动将按需在1500个边缘节点部署推理算力,形成“中心大集群、边缘广分布、中训边推、训推一体”的智算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移动表示,公司的通算将持续增长,智算比例将逐渐提高,预计2024年智算规模将达到17EFLOPS(FP16)及以上,占公司总体算力规模比例达到40%左右。从节奏来看,目前已开始全面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4月,中国联通公示了2024年人工智能服务器公开集采的结果,项目平均中标价约为20.46亿元,采购总规模为2503台人工智能服务器,688台关键组网设备RoCE交换机,昆仑技术、宝德计算机、虹信软件和长江计算4家入围。

去年10月,中国电信AI算力服务器(2023-2024年)集中采购项目公布候选人,总集采金额超84亿元,超聚变、浪潮、新华三、华鲲振宇等多家入围,合计采购4175台AI服务器和1182台交换机。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随着5G网络投资逐渐收缩,算力、AI等前沿科技领域已成为通信行业新的增长点,也是三大运营商新一轮的竞争焦点,运营商正积极投入资源,以抢占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