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看似不起眼的“鬼秤”小事,愣是闹得沸沸扬扬,全国人民都在看连云港海鲜市场的热闹。

5月16日和19日,官方两度出来说明情况,到了21日,海州区市场监督局局长陈贤斌不得不站出来,因为“鬼秤”这事给大家道了个歉。

连央视主持人都忍不住灵魂拷问:市场管理员到底是不是商家的“保护伞”?

陈贤斌局长解释说,这事儿吧,算不上保护伞,主要是市场管理员和商家处出感情了,怕曝光后市场名声不好,自己饭碗也不稳,所以一时冲动,做出了围堵举报人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提到,抢手机的那位工作人员年纪大了,找工作不容易。

这话一出,网友们可不买账了,直接开怼:真正影响声誉的,难道不是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吗?

感情好也不能成为纵容缺斤少两的理由啊!

有网友一语中的:这种“情谊”,怕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上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视频里的管理员其实也就四五十岁,正值壮年,说是为了保住工作才护着商家,可他们的工作不就是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吗?

结果啥也没干,反而成了商家的“护航员”,这哪里还是简单的“情谊”能解释得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网友直接质疑:这不是明摆着的保护伞是什么?

消费者买东西缺斤少两,反被市场人员围攻,这逻辑不通啊!归根结底,还是当地监管不力,却想把锅甩给别人。

对于陈局长的道歉,网友们不客气地反问:局长大人,市场缺斤少两是不是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你们怎么不管?没发现是失职,发现了还不管,这又怎么说?

保护消费者,咋就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事?

“说是为了保住工作,他们的工资难道是黑心商家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是有利可图,为啥要帮着商家对付曝光者?”网友们的质疑,直戳要害。

到了5月19日,“狂飙兄弟”回去拿处罚结果,涉事商户和市场人员分别被行政拘留3天和15天。

而陈局长道歉后,多家国家级媒体接力批评,直指连云港市场监督局不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广网评论,网红打假,打的就是监管不到位;

经济日报则指出,两个“鬼秤”事件,可能让两座城市的形象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瞠目的是,道歉后,有消息称海鲜价格暴涨三倍,

网友们调侃:“这还不如用鬼秤呢!”知情人士证实,虾婆(虾爬子)价格从25元直接飙升到80到120元,翻了不止三倍。

如今,又有博主实地探访,发现市场加强了安保,增设铁门,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瞧这场“鬼秤风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说到底,老百姓就图个买东西公公正正,谁也不想被坑。

官员出来道歉,市场整顿,这些是该做的,但关键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别让消费者成了冤大头,还担惊受怕。

希望这次事件能让所有人长记性,无论是商家还是管理者,都得守规矩,别让那点“情谊”、“利益”蒙蔽了良心,寒了百姓的心。

最后,也提醒咱们消费者,遇到不公平待遇,要勇敢站出来,毕竟,咱们的声音汇聚起来,才是最响亮的。(来源:科技布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