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林业局联合华侨大学组织召开泉州刺桐树种名称现场鉴定会,邀请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副总工程师陈恒彬、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杨成梓、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侯学良、泉州市林业局退休老专家林彦云等专家,对此前泉州《市树刺桐培育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科研团队在市区滨海公园找到的5株“古老”刺桐树进行种名鉴定。

现场专家组对刺桐树进行外观形态观察、标本采集、花部结构解剖,并根据《中国植物志》《福建植物志》等相关资料的特征描述,结合模式标本比对,确认该树种名称为刺桐(学名:Erythrina variegata L.),俗称“古老”刺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老”刺桐鉴定现场。泉州市林业局供图

刺桐是泉州市市树市花。据相关记载,公元5-6世纪,“古老”刺桐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亚地区传入泉州;五代时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拓建泉州城时,环城种植;宋元时期泉州更是以“刺桐城”和“刺桐港”闻名世界。近现代,因病虫害、台风气候等影响,刺桐树损伤严重,后续重新种植,更换其他刺桐树种,以致“古老”刺桐难见踪迹。目前,泉州较为成片种植的刺桐树大多为象牙刺桐,与刺桐同科同属不同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笋浯公园盛开的象牙刺桐。泉州市林业局供图

“古老”刺桐在滨海公园被发现,得益于泉州市对市树市花刺桐的高度重视。泉州市组织开展了市树刺桐植物培育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掀起了“刺桐热”。据了解,市区滨海公园建设过程中,从全国各地搜集了各种树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区滨海公园“古老”刺桐标本采集现场。泉州市林业局供图

专家认为,市区滨海公园“古老”刺桐身份的确定,对泉州特色城市绿化风貌和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打造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有着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丰富泉州城市绿化树种,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还为后续育种工作中筛选优良品种,培育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提供宝贵的基因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区滨海公园“古老”刺桐。泉州市林业局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此次“古老”刺桐的调查鉴定外,泉州市林业局还开展了市树刺桐植物现状分布调查、刺桐培育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刺桐植物种植苗源不足、抗风抗病性弱、开花不良等问题,开展刺桐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刺桐改造技术、种苗繁育、栽培标准化、主要病虫害防治等五方面的研究。

经过课题组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刺桐技术攻关初见成效。

课题组从全国各地收集20多个刺桐树种,在泉州市森林公园建立刺桐专类园,并初步建立刺桐基因图谱。通过土壤施药、树体喷药、树体控梢、环割等技术措施促进刺桐开花,初步掌握影响刺桐开花的环境条件;采用刺桐秋插和春插等方式,围绕插穗类型、生根剂、基质等方面进行试验,总结出刺桐扦插育苗技术;同时,发现刺桐病虫害种类15种,并对部分病虫害开展无公害药剂防治试验,促进树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州市森林公园刺桐定植基地。泉州市林业局供图

泉州市林业局局长郑进锡表示,将持续推进市树市花刺桐的科学研究,将“古老”刺桐与前期刺桐植物科研技术成果相结合,立足泉州生态本底,在中心城区推广种植,形成独具泉州城市特色的刺桐植物景观风貌,再现“刺桐花开刺桐城”的盛景。(陈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