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黄骅市烈士公墓,一场庄重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烈士陈炳庚同志暨安葬仪式举行。现场,哀乐低沉,素花环绕,烈士亲属、寻亲志愿者以及吕桥镇政府、社会事务局工作人员一起深切缅怀陈炳庚烈士。至此,祖孙3代跨越70余年的寻亲心愿终于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寻亲成功,得益于我市红色朝阳烈士寻亲群的帮助。前不久,他们在与吉林省四平市烈士陵园联系时,得到了陈炳庚烈士的信息。随后,志愿者联系上陈炳庚烈士的亲属。此时,烈士亲属才知道牺牲了70多年的亲人到底在哪里。

寻亲成功让烈士的事迹清晰起来:陈炳庚烈士,1924年出生于我市吕桥镇刘三庄村。1945年8月,他参加了当时威震冀鲁边区的回民支队,当年10月跟随部队从黄骅出发北征。陈炳庚先后参加了平泉战斗、解放长春、二战四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德惠攻坚战等多次战役战斗,其所在部队进行了多次改编整编,最终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6纵18师54团3营7连。1947年6月初,四平历史上最壮烈的城市攻坚战——三战四平战斗拉开序幕,陈炳庚参加战斗。6月29日夜,陈炳庚带领全班战士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在观察敌情时,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的陈炳庚从此长眠于那片被鲜血浸染的热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烈士的安葬地后,陈炳庚的侄子陈玉忠第一时间告诉了93岁的老父亲陈炳凯,也就是烈士的三弟。老人闻信,失声痛哭。79年前,他亲自送别的二哥终于找到了。

如今,老人依然清晰地记得,二哥入伍离家时正是高粱红的时候,他胸前佩戴着大红花,与同村几位青年一起出发。临行前,每家都放起鞭炮,但当老人给二哥点鞭炮时,却怎么都点不着。“那时,我们心里就有了不好的感觉。”回忆往事,陈炳凯老人哽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玉忠说,二伯牺牲的消息是当年和二伯一起当兵的一位本家爷爷带回的。知道二伯牺牲在四平市,解放后,爷爷专门去东北寻找,但没有结果,只是领回来一张烈士证。这张被装裱在相框里的烈士证,成为二伯留给家人唯一的念想。而奶奶因为思念二伯也哭瞎了双眼。每逢春节,公社和生产队锣鼓喧天地来慰问军烈属,那是他们全家最光荣的事情,也是奶奶最伤心的时刻!

陈玉忠与家人商量后,决定与烈士的两位侄孙陈世彬、陈世代一同前往四平市接二伯回家。“回到家乡,回到爷爷奶奶身边,肯定也是二伯的心愿。”陈玉忠说。跨越1000公里,时隔79年,陈炳庚烈士终于魂归故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时少年郎,归来英雄魂。离家79载,陈炳庚烈士回来了,安葬于我市烈士公墓,从此安眠在养育他的这片土地。一个家族的先烈不会被忘记,千千万万个像陈炳庚一样的革命先烈都不会被忘却,缅怀与铭记是我们对他们最高的敬意。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 刘超

编辑 | 刘恬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