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省报讯 (通讯员 俞超 记者 濮玉慧) 新四军用的油灯讲了什么样的奋斗史?世界上最小的手摇电影机长什么样?被藏族妈妈摩挲了42年的纺梭背后有什么故事?……5月18日,余杭区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百丈举行。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从它的博物馆开始。沿着余杭博物馆寻宝地图的路线,市民游客能在良渚博物院观赏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感受良渚人的精神与信仰;在瓶窑老街的旧时光影音展览馆,欣赏世界上最小的手摇电影机放映的电影,感悟百年前人们的生活;在百丈传梭博物馆,透过一个氆氇织机纺梭,品味由一把把梭编织而成的新生活。

聚焦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教育和研究”的主题,结合最新的“寻宝地图”,余杭区推出了“交汇、交融、交辉、交织”4个主题的博物馆研学路线,分别从红色教育、非遗文化、历史人文、乡愁记忆4个方面,将国有博物馆和乡村博物馆有机串联,娓娓讲述余杭这一方水土的故事。

目前,余杭区共有3家国有博物馆和18家乡村博物馆,其中省级乡村博物馆8家。此外,中泰竹笛展示馆、杭州农历博物馆还被认定为“浙江省四星级乡村博物馆”。“乡村博物馆不仅是记录乡村沿革、在地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更是发展乡村经济、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传梭博物馆首创手工艺特色乡村民宿“织宿”以及“乡野厨房”,通过传统手工艺的沉浸式体验盘活产业链。

未来,余杭区将继续探索乡村博物馆运营管理长效机制,鼓励各类社会主体投资兴办、建设乡村博物馆,深入实施“博物馆+”战略,助推乡村博物馆景区化,“串珠成链”打造博物馆群落,开发乡村博物馆研学旅游线路,积极创建以鸬鸟镇、百丈镇、瓶窑镇为代表的“博物馆小镇”。

(来源: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