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确定重庆为全国三个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之一。目前,重庆各地正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武隆区国有仙女山林场(以下简称“仙女山林场”)森林经营总面积11万亩,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仙女山林场积极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利用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林下经济等,把林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产品变产业。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近3000万人,每年解决1000人直接就业,2万余人间接就业,带动相关产业收入30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在生态保护方面,仙女山林场注重提升林草资源培育修复水平,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林草资源提升行动,累计实施造林更新、珍稀树种培育、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等7万余亩,确保了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林场不断加强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成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全自动草原生态监测站、生物防火隔离带30公里,有效保障了林区的生态安全。

为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布局,武隆区构建了高效畅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新建和改造仙女山生态旅游干环线公路,并正式运营仙女山机场,目前已开通11条航线,通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6个目标城市。

此外,仙女山林场还引入了多元业态,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元投入”机制,建成多家星级酒店和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自然教育和研学康养产品。目前,仙女山自然教育中心与公益机构、院校等合作开展各类主题活动300余场,服务青少年及公众5万余人次,不断做靓“世界自然遗产·天地大美武隆”国际化品牌。

为全力以赴做活“林文章”,仙女山林场正积极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现已种植党参、辛夷、黄柏、杜仲、天麻等中药材150亩,有力促进了仙女山森林康养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

下一步,仙女山林场将继续围绕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目标,充分发挥国有林场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等优势,盘活用好森林资源,采取“国有林场+科研机构+农户”模式,开展场外合作造林、林下经济,合作开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带动林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重庆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