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丨铎子

￵3600万的投资金额,全球奢侈品巨头LVMH对美国传统中医馆的投资,再次让东方的神秘力量走上舞台中心。

然而在这场席卷全球的东方神秘力量中,中国似乎连汤都喝不上。

一家美国传统中医馆

一家美国传统中医馆

“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人都能接触到东方医学、针灸和草药,并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一位美国白人标准长相的生理女性米歇尔·拉里维(Michelle Larivee)如是说道。

2024年1月8日,LVMH旗下全球最大消费品私募基金L Cztterton领投一家名为WTHN的美国传统中医馆500万美元(约合3600万人民币),而米歇尔·拉里维正是这家美国传统中医馆的创始人。

故事的开始,还要从一场事故讲起。

拉里维原本是一名有13年从业经验的投资银行家,然而一次滑雪事故,导致她颈部椎骨脱臼的同时引发长期慢性疼痛。

在多次求医无果后,见多识广的医生们最终向拉里维推荐了神秘的东方力量——针灸,自此拉里维便彻底成为中医最忠实的信徒。

或许正是投资银行家的独特经验,让拉里维创立的WTHN略显不同。

以往传统中医馆普遍采用较为古朴的装修,柜台、药品架则是是拥有历史厚重感的实木风格,售卖的中草药仍是传统的抓药式。

而拉里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WTHN的装修采用更为现代时尚的风格,反倒像是一家spa馆,售卖的药品和相关用品同样也颇具设计感。

这种全新的中医馆商业模式,瞬间吸引了大量美国人的青睐。根据拉里维的介绍,WTHN的顾客中,大约一半都是第一次体验针灸。

显然,WTHN确实突破了很多传统中医馆的唐人街桎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全新的商业模式重构传统中医,全球健康养生市场在后疫情时代迎来的爆发性增长,LVMH投资WTHN,并不意外。

中医,席卷全球

中医,席卷全球

二十多年前,电影《刮痧》讲述了由于文化差异,西方将传统中医的刮痧曲解为家暴,并让华人在国外陷入困境的故事。

那时,中医就已经在美国人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并在二十年间不断生长。

等到2018年,中医药开始初露锋芒。

当时的《华尔街日报》特别报道了一篇关于“突然冒出来”的川贝枇杷膏的新闻,虽然新闻中提出了“服用川贝枇杷膏这类草药补充剂不当很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的质疑,但足以说明中医药已经开始在美国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中医才算真正的全球遍地开花。

在美国,大约有8000家中医诊所,很多大学还设有中医专业;在英国,中医诊所超过3000家。针灸成了英国人风湿病的救星;在德国,每年接受中医治疗的人数超过200万;疫情期间,各种中药卖到脱销,英文版的连花清瘟甚至被不知情的外国人当成好东西带到中国……

如此现状,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创业者像WTHN一样,开始利用全新的商业模式重构传统中医。

东西方结合的在线药房Apothékary预计在2023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万美元,并计划进军零售市场;MUD\WTR,一种以传统中医为指导的功能性蘑菇制成的咖啡替代品,最近在其洛杉矶咖啡馆旁开设了一家配套的冥想工作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全球全面兴起。

中医正迎来新时代的开幕。

中国,危机并存

中国,危机并存

全球资本正在风起云涌,中国自然同样不甘落后。

就在LVMH投资WTHN的两个月后,厦门建发集团就与连锁中医品牌榕树家签署了战略投资合作协议,而厦门建发集团正是100%控股的国资。

国务院同样在《“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显著增强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使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优势。

2023年上半年,中医药市场也一反低迷,一路高歌猛进,逆势大涨。

根据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分享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收入分别增长13.4%和18%;2023年全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为1.93亿元,到2025年这个数值将增至2.2万亿元。

然而,在全球中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但凡慢一点,就很有可能连汤都喝不上。

一直以来,中国中医明明有着最悠久的应用历史,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却一直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甚至比化药、生物药还难走出国门。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国际中药年销售额约160亿美元。其中日本占80%,韩国10%,中国(出口额)只有3%。

销售额低还不算什么,毕竟市场可以竞争,在国货崛起的当下,中国企业有信心从外资手中抢回市场。

最可怕的是,大量中药市场的国际专利被掌握在外资手中。

数据显示,日韩两国占据了中药市场70%的国际专利,中国却只有0.3%。如果仔细研究那些专利,甚至能发现,被日韩抢注的药房当中,很多都是来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中国人熟知的“救心丸”、“龙角散”等药方专利就被掌握在日本人手中,而“牛黄清心丸”则在韩国。甚至不只是日韩,“蜂王浆口服液”专利在美国,“银杏叶汁剂”在德法……

CCTV-2只能痛心疾首地在新闻中写道:“中药秘方反而成为外企摇钱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就连中国市场也已经被外资占据先机。

根据粗略统计,国内目前共有200多家GAP药材种植基地,其中仅津村一家日企,就占据了70多家。

行业内部更流传一种论调:“日本抢药方,美国抢针灸,韩国抢文化”。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曾说:“中医药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这么丰富的资源以及古人所留下的丰富经验,并不是我们拿来就可以用的,是需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再探索、再思、再挖掘,才能创造出价值。”

如今,全球资本已经开始将目光放在中医这一广阔市场,古人的智慧正在被挖掘重塑价值,中医药的复兴指日可待,国人大可为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只是,这份复兴之中,又有多少能让国人受惠呢?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