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寨村一角。单位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寨村林荫小道。单位供图

仲夏时节,走进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山寨村,绿树成荫,阡陌纵横,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连片的田园沃野千里,村廉洁文化长廊、村规民约展、廉洁标语等“清风廉景”点缀在村里巷道、文化广场间……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村容村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既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同时也得益于清廉乡村建设,我们村“两委”班子坚持以廉为本,带头做到清正廉洁,积极担当作为,村级治理顺了,干群一条心才能够把村里搞得这么好。”看着村里面貌大变样,各界人士纷纷慕名前来参观“打卡”,山寨村支部书记李正军不禁感慨道。

近年来,山寨村坚持以“五五”工作法为抓手,大力推进村级廉治,深化源头治理,将“廉”的基因贯穿村级治理全过程、各环节,不断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实践创新,山寨村由原来“信访问题频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重点整治村蜕变为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清廉乡村等荣誉称号的重点示范村,连续三年保持信访“三无村”称号。

发力“两个监督”,构建“廉治”新格局

“我们村每个工程项目前都设有监督公示牌,公示牌上把项目造价、施工建设负责人、村级项目监督员、纪委监督电话都清清楚楚地展示出来,现在大家对村级项目建设的大事小事心里都有数了!”近日,一直在外务工的李先生回到老家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山寨村,为项目监督公示牌连连点赞。

山寨村深入推行“县级纪委统筹、乡镇纪委主推、村级纪检员实施”的村级监督体系,从村级“五老”(老党员、老组长、老教师、离任村干部、退休老干部)以及关心村级事务的热心群众中选聘村级纪检员和临时监督员,通过列席会议、走访收集民情、蹲点察看、参与验收审核等方式,对村级民生工程、“三资”管理、乡村振兴、惠农惠民政策落实等“小微权力”事项开展“贴身”监督,打造“家门口”的监督模式。严格执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对涉及低保评定、救助申请、村级证明开具等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流程进行全部公开,让小微权力和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

与此同时,该村积极发力“线上”监督,全力搭建村级“连心桥”微信工作交流群,联村乡镇领导、村“两委”干部、村级“五老”均加入群组,群组管理员不定期推送各类政务信息,群众有问题可直接在村级“连心桥”微信群内进行反馈,对群内反映的问题诉求和问题线索进行逐条登记、研判与办理,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架起干群“连心桥”。去年9月,该村陈爱清老人在“连心桥”微信群多次反馈村里梯子岭边的机耕道不通,影响农业生产,村支两委收到反馈后第一时间核实,并投入2万余元完成修复,获得群众好评;永州市某风电公司因建设风电场施工毁坏多户村民林地,群众通过拍照反馈到“连心桥”平台反映问题,经村支两委核实对接,督促该公司按照有关政策签订了相关补偿协议,为群众争取了10万余元补偿款。

抓实“两个会议”,探索“廉治”新路径

“现在村里搞的‘月例会’蛮好,去年上半年很多人反映村里的自来水问题目前已得到解决了,同时村里近期花了哪些钱、准备搞哪些项目啊产业啊都在会上讲清楚、说明白,我是很赞同的。”前不久,山寨村村民老李在该村乡村振兴月例会上感慨道。

村民口中所说的“月例会”,就是该县近年来在各村(社区)大力推行的乡村振兴月例会。按照“有事就议、多会合一、精简高效”的原则,联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不定期齐聚一堂,围绕农村“三资”管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社情民意、财务支出等问题当面锣对面鼓的让群众监督、让群众商议,不断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变“村里事”为“自己事”,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大家一起干”,把群众的“金点子”变成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为更深入地了解村情民意,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该村坚持以“五五”工作法为抓手,后盾单位及村支两委党员干部与632户群众进行“结对子”,每季度走村入户开展走访慰问,听民生、解民忧,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后盾单位主要领导、驻村工作队长不定期深入反映问题较多的自然村组组织召开“屋场会”,将干部讲群众听的“一言堂”会议形式,变为大家可说可诉的“群言堂”,深入了解村情民意,解决困难和问题。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山寨村“多规合一”制定了村庄规划,硬化巷道,新建小游园及污水处理站,推进“畜禽养殖归圈、柴火杂物归堆、菜园菜地归片”。“每天早起10分钟,房前屋后扫一通”已成为村民自觉行动,家家户户扫干净、摆整齐,昔日的脏乱差变为如今的美如画。

打造“两个阵地”,培育“廉治”新风尚

漫步在山寨村的林荫小道上,一个个不同风格的“廉”字,装饰在沿路的外墙上,“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勤劳致富”等廉洁主题雕塑、墙绘,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汇聚成一道道靓丽的清廉乡村风景线,成为村民传播廉洁文化的窗口、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的阵地,营造了浓厚廉洁文化氛围。山寨村着力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打造“清风林”,因地制宜植入“一枝一叶总关情”“竹以直为美,人以正而尊”等木刻、石雕作品,让村民在休息娱乐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山寨村还注重加强精神文明阵地建设,规范文明评比活动,探索建立“厚德积分榜”,量化“忠孝、友善、诚信、勤劳、节俭、优美”等文明道德行为,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和谐家庭”“敬老榜样”“新乡贤”等评选,实行月评分、季评星、年评模范,村民可以用行为换积分,以积分换实物。把移风易俗作为重点列入村规民约,由红白理事会制定制度、负责监管,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实现大事简办、尽量不办。通过开展活动带出好村风,每年举办农民丰收节、山寨村春晚等传统文化活动,积极举办村BA、广场舞、拔河等体育文娱活动。“如今的山寨村打球的多了,打牌的少了,找村干部的多了,到上面上访的少了,邻里关系也好了!”村民纷纷感慨道。(杨阳、蒋琰、杨福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