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自己公司开得好,不会短时间内寻求合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市值风云基金研究部

编辑 | 小白

5月22日,两大知名私募正心谷资本和润时私募合并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当日于社交平台,正心谷资本发布公告称,将于近期开始启动与上海润时私募的整合。整合完成后,上海润时私募创始人雷鸣将加入正心谷资本担任合伙人兼投资总监,润时私募基金现有业务及团队成员将一并加入。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正心谷资本在业内属于比较知名的投资机构,细分成正心谷创投和正心谷私募,两者合称为正心谷资本。

前者专注于一级市场,投资了字节、哔哩哔哩、中创新航等明星公司,后者则专注于二级市场私募投资,目前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本次,雷鸣加入的是正心谷私募并担任合伙人兼投资总监。

看似强强联合,实则抱团取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似强强联合,实则抱团取暖?

公开资料显示,正心谷资本创始人林利军,自2004年5月至2015年4月担任汇添富基金总经理。2015年6月林利军“公奔私”创立了上海正心谷投资。

雷鸣在2007年加入汇添富基金,2022年8月雷鸣也“公奔私”创立上海润时私募并任基金经理。

Choice数据显示,雷鸣在汇添富基金担任基金经理期间成绩斐然,任职回报最高为371.5%,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127.6%。旗下大多产品任职年化回报在20%左右,同时,雷鸣还曾担任全国社保基金组合的投资经理,从业期间合计管理规模近300亿元。

(来源:Choice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Choice数据)

雷鸣和林利军共同工作多年,具有相同的工作经历和“公奔私”经历。此次雷鸣加入正心谷资本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强强联合以外,或许跟小型私募局限性有所关系。

(来源:中基协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中基协官网)

今年4月30日中基协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中涵盖了针对小型私募的两大要点:最低存续规模降低至500万元,明确长期低于500万元规模的基金应停止申购以及停止申购后连续120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仍低于500万元的,应进入清算程序。

以上两条规定无疑给本在行情遇冷下本就募资能力有限的小型私募增添了更多压力。

因此,“合并”或许成私募业新趋势,早在2020年,私募行业便出现了首例管理人合并。据公开资料,2020年兴聚投资与上海睿郡资产完成合并,兴聚投资的实际控制人由王晓明变更为睿郡资产,王晓明担任睿郡资产首席投资官。

随着私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发凸显,中小私募在资金募集、投研、吸引人才等方面劣势越来越明显,合并或许是中小私募破局的重要方式之一。

寻求合并还是找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求合并还是找出路?

此外,合并也许是基金经理“公奔私”后面临业绩承压的较好出路。

比如林利军和雷鸣都有公募基金工作经历,尽管他们“公奔私”后业绩都不方便展示,但整体看来,大多数“公奔私”的基金经理近几年都不太好过。

过去十年,至少300多位公募基金经理通过自己创业成立私募基金或加盟 私募基金 的方式完成了“公奔私”的转换。 私募排排网 数据显示,在328位拥有公募背景且业绩展示的私募基金经理中,近一年业绩为正的公募派基金经理仅有84位,占比25.6%。

而将时间维度拉长,"公奔私"的基金经理也未能斩获更好收益:近一月平均收益为8.44%,近三月平均收益为-4.10%,近半年平均收益为-6.25%,近一年平均收益为-11.29%,近三年平均收益为-9.06%。

“公奔私”后业绩不理想,大多是市场行情普遍承压或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无法匹配市场所致,但对于小规模基金经理来说,主要原因更可能是在脱离了原公募基金的平台后投研资源衰减,小团队难以支撑投研上的需求。

比如雷鸣成立的上海润时私募基金,登记在册的正式员工有7人,刨去合规、监事、风控等3人,那么能够完全进行投研领域上的研究的投研人员只有4人。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而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目前排排网收录的上海润时私募基金19只产品中有17只正在运行,且它们全部都属于股票策略产品,平摊下来平均每位投研人员要负责4只股票策略产品,这对其专业素养提出了很大的考验。

(来源:私募排排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私募排排网)

雷鸣的处境也许是许多“公奔私”后身处中小型私募基金经理的缩影,在业绩不方便展示,投研能力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此次“合并”是否属于强强联合,还是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