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进入汛期,我省各地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隐患排查,严格监管水源地周边重点行业,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饮用水水源地,达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工作人员正乘坐船只,对水源地的多个断面进行水样采集,并利用便携式PH计和溶氧仪等设备,完成水质的快速测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省达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 邓超月:一旦自动站报警的情况下,我们就会迅速出动进行加密的手工监测。我们现场会测水质的五参数,其余的项目我们会进行水质的现场采样、封存,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每个月15号之前会出报告。

目前,达州市3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行24小时自动监测,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可实现及时预警、快速响应。同时,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还加大巡查力度,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非法网箱养殖、违规游泳和垂钓等行为进行专项排查,并确保水源保护区内标识标牌清晰,隔离防护带完好无破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州市生态环境局综合业务与环境应急信访科负责人 曾浪:针对饮水安全,修订完善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充实应急物质储备。目前来看,(达州)全市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群众饮水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确保水质达标的同时,在雅安,当地还专门开展汛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对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及上游地区可能影响水质的造纸、冶炼等重点行业加强监管。同时,增加上、下游联动,强化水质监测预警预报,形成联防联控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安市生态环境局农村生态环境科科长 双华:针对汛期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我们加大了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同时对保护区内地质灾害隐患水土流失严重的点位,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开展处置工作,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接下来,我省生态环境部门将加强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编制好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备齐应急救援物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水安全。

编辑:邓思璐 责编:高婷 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