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他从小都没在宁国府睡过觉,如何长大后反而非要在宁国府午睡?以他的脾性,又如何肯用人家的“寝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游太虚幻境前后,他有事没事丢下林妹妹和宝姐姐往宁国府跑,又知道秦氏的乳名为“可卿”……事出反常必有妖,可知他长大有了两性意识,产生人生的第一次情愫的目标,既不是林妹妹,也不是宝姐姐,而是侄儿媳妇秦氏。

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感情,被警幻仙子归结为“意淫”,对应的是贾珍之流的“皮肤滥淫”。

“梦游太虚幻境”证明贾宝玉这“叔公公”对侄儿媳妇秦氏的不正当情愫,是为“漫言不肖皆荣出”。

贾宝玉的“爬灰”在明,实际影射的是日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遭贾珍侵犯后死去的事实。

贾宝玉觊觎秦可卿,接近秦可卿,并巧立名目睡到秦氏房中,在梦中与太虚幻境的“可卿仙子”做成夫妻……要注意全程秦可卿并不知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知贾珍“爬灰”也是他单方面的丑行,秦可卿事先同样不知情。直到被引到天香楼,受到贾珍频侵犯后才受辱含恨,悬梁自尽,是为“造衅开端实在宁”。

“造衅”就是制造机会,发起冲突的意思。。

如果秦可卿知道贾宝玉在梦中对她的所作所为,估计也会羞愤的自尽而死。

而提到太虚幻境的可卿仙子,难免不关注她的乳名“兼美”,这两个字有什么说法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五回)警幻便命撤去残席,送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其间铺陈之盛,乃素所未见之物。更可骇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甲戌侧批:难得双兼,妙极!】警幻仙子道:“……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是以特引前来,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

贾宝玉在秦可卿房中入梦,说明那里就是太虚幻境。而其中详细介绍的十几样物品陈设背后的典故,则纷纷对应太虚幻境中的金陵十二钗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氏自己便是其中之谶,她以本来面目引导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再出场时,被警幻仙子介绍为她的妹妹乳名兼美,字可卿。

所以,警幻仙子显然也姓“秦”,情也。

太虚幻境以“情”为主,呼应的是秦观秦太虚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为曹雪芹“创建”太虚幻境的根本,也是《红楼梦》情之主旨。

未来宝黛钗三人的感情“和解”,全在这两句词诠释。

可卿无疑就是贾宝玉梦中的秦氏。她字“兼美”,就像脂砚斋批语所论,兼具宝钗、黛玉之美。

秦氏作为贾宝玉两性觉醒的启蒙人,并不是他的感情终点。而是为后文与“林黛玉的挚爱之情,与薛宝钗的夫妻之情”做铺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氏又像宝钗,又像黛玉,作者通过香菱也再次隐喻。

周瑞家的初见香菱,就和金钏儿说她长得有“东府小蓉大奶奶的品格儿”。

“品格儿”相像,是形容容貌二三分,气质四五分,行事做派七八分相似。

香菱是薛蟠的小妾,作为薛家人影射薛宝钗

香菱原名甄英莲,与黛玉、晴雯同为金陵十二钗三册之首,也影射黛玉。

香菱无疑也是“兼美”之人,凸显出秦可卿“兼美”的意义。

贾宝玉与香菱“无关”,却与秦可卿“有关”。

作者借以写明贾宝玉与钗黛二人未来的感情纠缠。

他对秦可卿的“痴迷”,代表与林黛玉刻骨铭心之情。

他与秦可卿入洞房,代表与薛宝钗结为夫妻事实。

读书人由贾宝玉对秦可卿感情,便可窥见后文与钗黛的感情纠葛,这便是《红楼梦》特有的草蛇灰线,伏线千里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秦可卿死后,贾宝玉乍闻消息后的表现,又是重要伏笔。

(第十三回)却说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凄,也不和人顽耍,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

贾宝玉这口血看似突然,实则必然。

秦氏是他人生第一次对异性产生感情,也是他的“性启蒙者”。那份刻骨铭心与日后和黛玉的感情也不遑多让。

秦可卿“兼美”,她的死更代表了林黛玉之死。

贾宝玉这口血,实际也是为日后林黛玉所“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后面金钏儿死了,他去水仙庵祭奠。晴雯死了,他作《芙蓉女儿诔》祭奠,实际都是为林黛玉之死铺垫。

所以,秦可卿不光代表了“情”,更代表的是贾宝玉人生最关键的三段感情。

与秦可卿是启蒙之情。

与林黛玉是挚爱之情。

与薛宝钗是夫妻之情。

而秦可卿是贾宝玉的侄儿媳妇,也预示未来贾珍“爬灰”害死秦可卿的真相。就不展开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