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深圳这个技术快速迭代、消费丰富多彩的城市,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笔画家,其作品会有什么新意?

陈湘波用“一花开五叶”给出一份答案,他用不同于传统的技法、数字媒介、流行话语、衍生文创等手段和方式,开启了新的艺术创作故事,并且在今年初举办的“一花开五叶——陈湘波艺术展”上呈现给观众。

▲吉龙报祥101×185厘米纸本设色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龙报祥101×185厘米纸本设色 2024年

深圳这个城市孕育了无限新的可能,城市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以往的艺术品欣赏摹写、藏家的结构,甚至是展示和购藏艺术品的方式。所有的新变,都影响了陈湘波艺术创作的变化,在立场上他从来都不是传统国画风格流派的卫道士,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和个人经验的结合,试图创造数字时代新的图像符号来定义自我,并且一直和新技术紧密链接,自我规划也随时代更新。

▲回眸49×77厘米绢本设色 200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眸49×77厘米绢本设色 2009年

“一花开五叶”,既是他求变的发愿,也是其创新的禅机。

颜色在当下的世界中,已经不再是红橙黄绿的感性定义,而是被以“电子色”来理性命名,印刷中的色卡和科技领域的电子成像,其实所有颜色都用数字标识,被批量生产和复制,以满足不同国家的设计师和工业化运用。标准化的电子色,构建了我们当下的数字世界,理性和抽象取代了我们对“墨分五色”的感性体验。

传统绘画中,色彩是光的面孔,画家离不开天色天光,画室都需要有一扇天窗来感知自然的力量。

而现实和传统对于陈湘波来说,都是创作的来源和资源。他用敦煌的色块重新定义了“啵啵兔”的颜色矩阵,也能用水墨铺陈深圳城市建设的进程和景观,他对取景框里风景的性质和敏感度,是“搜尽奇峰打草稿”在城市蝶变中新的写生方式。

▲龙年潮玩- 啵啵龙(陶瓷款)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年潮玩- 啵啵龙(陶瓷款)2024年

陈湘波重视传统笔墨和绘画细节,也关注中国传统工笔画与现代数字技术、空间美学的结合,其推出的“图层”——《观·荷》新媒体装置作品,既有传统工笔的功夫跃然纸上,投影机呈现出的荷花盛放也是艺术家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和表达。他和传统意义上的国画家有很多不同,包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式等,他能用笔墨在宣纸上构图,也能接受Ipad、Photoshop在作品创作中应用,喷绘、刻字机、综合材料这些手段,都是他愿意尝试并积极探索的方法。“三矾九染”和“数字虚拟现实”毫不违和地出现在他的展厅中,润物无声地成为“五叶”之一。

我理解的“一花开五叶”,其实是不同的思维“图层”,是陈湘波艺术创作和塑造的方法,“媒介剂”也是他广泛应用的材料,“网络化”则是这个60岁的艺术家的观念结构和思维模式。他在创作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和兴趣远远大于旧方法,而在学理上则去追寻“一花五叶”这禅机的来源。展厅中五个部分的呈现,既能够满足这个时代观看方式的多元需求,也能在“拈花微笑”的禅机中让观众的情绪价值最大化。

本质上,陈湘波创造了一种国画家展览的新模式——纸本设色+屏幕科技+潮玩文创,创造一种新的自然,革新了进入展厅的观众们的视觉经验。他在全新的“现实”中寻找“真实”,通过宣纸、绢本、投影、屏幕、3D、潮玩等,重新“定义”人和世界的关系。陈湘波打破了媒介的局限,这些方法对应了当下世界被电子色构建的现实,也满足了图层叠加、渗透、含混的需求,绢本工笔和影像作品,是将虚拟和真实进行杂糅和互换,潮玩的矩阵则是赛博世界“复制”和“粘贴”的成果,他探求现实和虚拟的阈值,也思考虚拟和现实的关系。

我们经常用60、70、80这样的年代方法来定义一代艺术家的风格,在陈湘波的创作里,我们其实能感受到时代令人惊奇的跨度:他既有“废纸三千”之后的笔墨功夫,也有“四两千斤”的对新媒体和潮流艺术的理解能力。

▲龙年潮玩- 啵啵龙(陶瓷款)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年潮玩- 啵啵龙(陶瓷款) 2024年

艺术家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对当下社会商业、消费、流行的理解和体认,都映照在陈湘波这个独特的个体中——作为美术馆的馆长,他也愿意投入当代媒体的链接,乐于和品牌合作,板砖酒、新中式服装,都已经成功落地;制作NFT紧随时代热点,一年一瑞兽的生肖作品和有奖明信片也持之以恒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他既是思辨型的知识分子,也能保持六边形战士的特立独行和精神自足。

在我看来,陈湘波摆脱了传统国画家沉重的包袱,在更真实的视野中构建艺术理想,全球信息的同步、电子色、网络化、时尚消费、设计互联,这些迫近的现实,深刻地嵌入了他的创作,构建了这个“一花五叶”的美好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荔枝香薰礼盒

艺术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湘波,1963年生,湖南邵阳人,一级美术师(技术二级),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圳市慈善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发起人,2022年央视春晚主视觉形象“瑞虎”设计者,2023年央视春晚吉祥物“兔圆圆”总设计。

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主要专业领域有美术馆营运和策展、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美术教育。其中在美术馆的营运和策展、关山月艺术研究和中国画工笔画创作方面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出版个人专著7部,主编各类文集、画集100余部,在美国、匈牙利、中国香港以及内地举办个人画展10余次。600余幅美术作品被收录于各类出版物,近百幅作品被包括中国美术馆在内的国内外多个专业机构收藏。

(供图:陈湘波)

2024年5月23日《中国文化报》

D01版刊发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特别报道

为什么是“一花开五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