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泰国的街头,榴莲的香气弥漫在炎热的空气中,然而,与这股香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果商贩们脸上的焦虑与愤怒。他们指责中国商人,声称是他们导致了榴莲销售的困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对榴莲的进口情况。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1^],2019年至2023年,中国榴莲的进口量增长了819820.66吨,增幅约为135.57%,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89%。进口金额更是惊人,增长了509502.35万美元,增幅约为317.55%,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2.95%。这些数字清楚地表明,中国市场对榴莲的需求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
泰国作为中国榴莲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占据了中国榴莲进口量和进口金额的65.19%和68.05%的比重。这表明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2023年的数据也显示,从越南进口的榴莲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4.55%、31.76%,这表明越南正在成为中国市场上另一个重要的榴莲供应国。
那么,为什么泰国的商贩会感到愤怒呢?这可能与中国进口榴莲的季节性有关。泰国榴莲的成熟上市时间集中在4月至9月,而越南榴莲的产季较晚,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月底到10月。这意味着在泰国榴莲产季结束后,越南榴莲开始上市,填补了市场的空缺。这种季节性的更迭可能导致泰国商贩在非产季期间面临销售压力。
此外,中国对榴莲的进口并非没有挑战。根据同一报道[^1^],中国进口“鲜榴莲”的普通进口税率为80%,最惠国税率为20%。这样的税率可能会增加进口成本,从而影响到榴莲的最终售价。而从尼加拉瓜、日本、巴基斯坦等国进口的榴莲则享有更低的协定税率,这可能会对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然而,将泰国榴莲销售困难完全归咎于中国商人是不公平的。中国商人在榴莲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榴莲选择,也为泰国等国的榴莲种植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事实上,中国商人通过各种贸易路线,如海运、陆运、空运,以及中老铁路等,不断优化榴莲的进口流程,确保榴莲能够快速、高效地进入中国市场。
更重要的是,中国商人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应对市场的变化。例如,他们可能会通过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效率、开发新的销售渠道等方式,来增强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泰国榴莲销售困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季节性变化、税率政策、竞争环境等。将责任完全推给中国商人是片面的,也是不公平的。我们需要全面地分析问题,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榴莲贸易的健康发展,让泰国的商贩和中国消费者都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