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五祖夜至三更,唤惠能堂内,说《金刚经》。惠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五祖言惠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五祖夜至三更,唤惠能堂内,说《金刚经》。惠能一闻,言下便悟。——宗宝本里还有个桥段,对暗号的桥段,这里没有,更为直接。为什么是“夜至三更”,唤慧能来传法呢?三更天,就是子夜,现在的时间就是半夜11点到凌晨1点,这个时辰呢,正是胆经当令,也是子夜一阳生之时。是阴阳转换的一个节点。子夜一阳生,正是点灯之时,正是传法之时。弘忍大师给慧能讲《金刚经》,怎么个讲法,不清楚。肯定不是逐字逐句,我们现在光读完都要一个小时的。先不管怎么讲啊,这是慧能第二次听《金刚经》,这次是“惠能一闻,言下便悟”,这次之悟,和第一次听闻《金刚经》的悟,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是自悟,第二次是有师验证的悟。

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正是这人尽不知时,禅宗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悄然发生,佛学的本土化的盛况即将到来。

“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这就是禅宗独特的教学,当下直击,当下承当。这也是最引后世文人迷醉的地方。再观《论语》,孔子的教法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五祖言惠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慧能来此的时间短,和众僧众并没与多少互动,并且还不识字,“资历”在众僧看来是很浅的,突然得到五祖的衣钵,让僧众知道了,那还了得!五祖是禅宗本土化的发起人,而慧能是完成者。

10、能得依法,三更发去。五祖自送能於九江驿,登时便别。五祖处分:“汝去努力,将法向南,三年勿弘。此法难去,在后弘化,善诱迷人。若得心开,与悟无别。”辞违已了,便发向南。

能得依法,三更发去。——三更见,三更去。真是迅速啊,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你看后世禅宗的宗风就在这里已经有体现了。两刃相交,电光火石之间,已经获得了传承。

五祖自送能於九江驿,登时便别。五祖处分:“汝去努力,将法向南,三年勿弘。此法难去,在后弘化,善诱迷人。若得心开,与悟无别。”辞违已了,便发向南。——五祖最后的嘱咐至关重要。这是禅宗的“吾道其南”。宗宝本有很多谶纬的东西,比如“逢怀则止,遇会则藏”这显然是根据慧能的经历,后人添加进去的,增加了一些神异,多了些怪力乱神而已。敦煌本相较其它版本,最为精炼,也最为接近六祖慧能说法的当下。后世版本,在逐渐完善后,他其实已经包含了后世禅宗的思想,可能体系、语言修辞更为完备,但是呢,已不是原汁原味的六祖慧能所讲的法了。

这里或许涉及到一件事,那就是慧能本是一个不识字的文盲,他的授课,如果按照原原本本的记录的话,在言语上绝不可能是文雅的,可以想见,后人,特别是文人出身的僧人,必然会动些心思,润色原初的文本,这样不断地润色下去,就会增加许多情节进来,可以说现如今通行的坛经版本,是后世多次再创作的结果。

五祖自送能於九江驿,登时便别。——顿时便别,这一个顿时,应了慧能以后的修学,有一种当下性和当机行,当下即是。

五祖处分:“汝去努力,将法向南,三年勿弘。此法难去,在后弘化,善诱迷人。若得心开,与悟无别。”辞违已了,便发向南。——弘忍交代了慧能向南弘法。但是呢,说三年内,先别急着弘法,其实还是要沉淀沉淀,夯实夯实。此法难去,就是很难进入,所以在弘法的时候,多一些方便,多一些接引。善诱迷人,就是善于用方便法让在迷中的众生能够领悟佛法大义。如果能够把人的心量打开,和开悟也没有分别。交代清楚后,慧能就往南走了。这就是学有所成,下山弘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