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 明斯滕桥

本报特约记者 王杉杉

“快看!景色真棒!”“不了不了,现在我不想知道自己站得有多高。”站在德国107米高的明斯滕桥上,《环球时报》记者婉拒了朋友的建议。

明斯滕桥横跨伍珀河,连接德国中西部城市雷姆沙伊德与索林根,是该国最高的铁路桥。桥面上不走行人,只通火车,但可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从大桥腰部平台向上攀爬,通过桥侧狭窄的铁梯到大桥最高点饱览山谷美景。

记者在休息室穿戴安全设备时,外面下着雨,将身上的绑带勒到合适的位置,戴上头盔,调好对讲机,爬桥小队正式出发。从休息室到爬桥平台有一段距离,要在山中徒步15分钟左右。进入山林,倾斜的坡道将人引到绿意更浓处,被雨水浸湿的泥土混着落叶散发出清冽的味道。探险小队每个人都抓着一条“保命小尾巴”——连接身体的一段安全绳,安全绳末端是一把安全锁。

在爬桥平台排成一列,向导瑞克打头,将自己的安全锁挂在大桥特制安全钢绳上,后面的人有样学样,挂好锁后走上铁梯。梯子仅容一人通过,爬桥全程不可改变人员顺序,人们只能与前后的人交流。桥拱开始向上的时候较陡,记者眼前就是前人的双脚,手扶着黑蓝色的桥架,感觉自己也成为这个钢铁巨人的一部分。

越上越高,快到桥拱顶点时,同伴发出喊声,他们讨论桥下的美景——伍珀河水欢快地奔腾,岸边一栋红顶房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很是显眼。许是天公作美,爬桥过程中天气放晴,从云层钻出的阳光照射在桥上、草地上、河水上,一切事物的颜色都更加鲜艳,在人们眼中好似一幅视角独特的油画。

瑞克说,脚下的铁梯并不完全与大桥主体连接,如果爬桥过程中桥面有火车经过,手扶在桥体上能感受到明显震动,扶在另一侧的手则没什么感觉,十分神奇。

明斯滕桥19世纪建造,用了5000吨钢材、95万个铆钉。据说施工时,工人钉铆钉在现场加工铁块,用工具将未冷却的铆钉传递到百米高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