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绿园区的种子大厦是长春市种子集散地之一,每年销售季,吉林、黑龙江等地的购种者汇集于此。南方周末记者宋炳晨 | 图

2024年5月8日,南方周末刊发报道《猖獗的假种子:套包、盗取、打假》,披露在东北玉米主产区,假玉米种子仍然猖獗——不少缺少审定字号、“套包”的假种子公然销售。

5月23日,农业农村部回复南方周末记者,报道刊发后,农业农村部责成吉林省迅速组织查处,并派出工作组赴吉林省长春市等地调查核实,全面排查问题种子线索,督促地方加大监管执法和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保障春耕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农业农村部表示,长春市委、市政府组织对辖区内种子企业、经营门店和制种基地进行全面排查和入户倒查,重点打击套牌侵权、“白皮袋”、未审先推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已对相关涉嫌违法单位进行立案调查,召回、封存问题种子,相关案件正在抓紧侦办中。

三年查处涉种案件1.9万余起

南方周末此前报道,吉林长春公主岭市聚集着六百多家种子商店,是东北种子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位于长春市绿园区的种子大厦也是长春市种子集散地之一。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多家种子商店公开销售没有审定字号的玉米种子。其中,公主岭市农资店内销售的“吉航sz1313”玉米种子、“金庆8989”玉米种子,长春种子大厦易家人种业销售的“瑞普919”“金玉81”均无审定字号,在种业大数据平台上查询不到相关信息。

调查发现,多家种子商店公开销售“套包”玉米种子。长春种子大厦内,易家人种业经销商宣称“金玉81”玉米种子与吉林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天育108”是“一个系列”,吉林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母公司云天化集团否认“金玉81”与“天育108”存在关联。

5月23日中午,南方周末记者拨打吉林省易家人种业有限公司、吉林省金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电话,均无人接听。

农业农村部表示,截至目前,吉林全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585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主体9652家,立案80件,涉案金额8879万元。其中,立案查处涉嫌销售假冒伪劣种子案件13起,控制涉案人员27人,已查获违法种子11.28万公斤,涉案金额3600余万元。

2024年是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的第四年,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发布打假维权典型案例40余件。2021年—2023年,全国每年立案查处涉种案件分别为6859件、6636件、6078件,依法查处了一批重大案件。

农业农村部表示,在春夏播、秋冬种等关键时期,聚焦基地、企业、市场和网络售种等关键环节,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检查,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坚决查办一批涉及面广、影响恶劣的涉种案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未审先推、“白皮袋”种子、网络违法售种等行为,及时通报典型案例。(注:“白皮袋种子”是指包装无标识标签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