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向富娇 报道)5月18日,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承办的“仁医共济·助孕新生”全国系列复发性流产规范化诊疗高级研修班(北京站)在北京圆满举办。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专委会秘书长金鑫作为会议主持人主持召开会议,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组织部部长贾建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专委会首席顾问阴赪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专委会主任委员赵爱民等出席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贾建平会长衷心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对协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并热烈欢迎不辞辛苦前来参会的各位学员。贾建平会长表示:生殖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更是人类繁衍传承的前提和保障。它对于形成健康家庭以及健康社会,实现我国人口“高质量更新”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希望专委会接下来再接再厉、统筹规划,联合相关单位全面推进我国生殖健康领域的科学发展、积极开展领域内学术研究与探讨,加强专业培训与交流。最后,贾建平会长预祝本次会议圆满举办。

阴赪宏院长首先感谢协会对本次活动的精心安排,并欢迎百忙之中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及参会学员。阴赪宏院长指出:当前人类生育力下降已成为全球问题,伴随国内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仅育龄人群对生殖医学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样也对临床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阴赪宏院长强调: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诊疗水平、推动生殖医学领域的规范化诊治是响应国家号召、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有力抓手,希望专委会以后多开展类似活动,促进我国生殖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最后,阴赪宏院长预祝本次会议圆满举办。

赵爱民教授首先衷心感谢各位出席会议的嘉宾及前次参会的学员并表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广大患者和适龄人群对保胎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巨大的,尤其最近10年,中国生殖免疫学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已初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系统、严谨、科学的学术体系。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不规范的过度诊疗、过度检查等,举办本次研修班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我国生殖免疫学的发展,规范复发性流产等生殖免疫疾病的诊疗,让大家从理论到实践,深入、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最后,赵爱民主任预祝本次研修班圆满成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以“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防治新策略”为主题,从POI的定义、诊断标准、致病原因、治疗方法、治疗进展等方面,为我们全面、系统的分析POI。阮祥燕教授指出:60%左右的POI原因不明,2-3%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40%左右为医源性,包括良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医源性POI发生的原因较多,特别是恶性肿瘤的放化疗,放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灭了卵细胞,对卵巢造成不可逆损伤。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带来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卵细胞的损伤,在剥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电凝手术时,发生卵巢早衰的风险也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俊堂教授以“产科抗磷脂综合征与抗栓治疗”为主题,从抗磷脂综合征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等方面,为我们带来全面的深度分析。许俊堂教授还着重介绍APA引起血栓的机制、ACA引起病理妊娠的机制、抗磷脂抗体与妊娠等;许俊堂教授强调:既往有血栓形成、SLE、其他原因不明的胎儿死亡或具有严重特征的 PreE 早期分娩史的患者,即使采用肝素制剂加 LDA 的标准治疗,这些不良后果复发的风险也会增加。另外,关于实验室特征,大多数研究(但并非全部)发现,尽管采用标准治疗,但 LA 的存在,尤其是 aPL 三重阳性,预示着较高的不良产科结局发生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杨晓葵教授以“慢性子宫内膜炎与复发性流产”为主题,从面临的生育难题、胚胎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妊娠面临的风险及相关机制、子宫内膜菌群、宫腔菌群与临床结局、子宫内膜容受性等角度,为我们全面梳理慢性子宫内膜炎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杨晓葵教授强调:(1)良好的子宫内膜状态、健康的胚胎是成功妊娠的关键;(2)CE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3)宫腔微生态检测辅助个性化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4)把握CE的治疗指征、优化CE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武颖教授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复发性流产”为主题,从国际上对RSA的定义、RSA的病因、EMs导致SA的机制、EMs相关流产的治疗及中医病机认识等方面,为我们深度讲解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武颖教授谈及EMs相关RSA针灸治疗是表示:(1)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机体卫气营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等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作用;(2)现代研究发现针灸在调节内分泌、免疫、降低 血栓形成风险等方面具有积极功能;(3)目前针灸疗法多用于RSA患者的孕前治疗,以针药联合治疗为主,研究发现针药结合治疗通过改善RSA患者机体免疫状况从而改善妊娠状态;(4)临证时根据妊娠时间和临床症状选择不同穴位,若治疗先兆流产选穴多集中在四肢, 如足三里、外关、行间、三阴交、血海等。 若肾气不足者可酌情针灸腹部穴位,如气海、关元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赵爱民教授以“我国生殖免疫学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带我们回顾生殖免疫学近50年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赵爱民教授表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广大患者和适龄人群对保胎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巨大的,尤其最近10年,中国生殖免疫学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已初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系统、严谨、科学的学术体系。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少,跟跑研究多;

2.生殖免疫医疗服务国内各省市区域发展不平衡;

3.缺乏大型的RCT研究成果,医生主要依靠各自的经验诊治;

4.个别医生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情况严重。

为了改变现有工作中的行业乱象,赵爱民教授先后牵头组织国内专家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复发性流产诊治有关专家共识,这些共识为规范我国复发性流产诊治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疾病治疗方面,赵爱民教授首先明确指出复发性流产是一种疾病——明确指出需要干预。干预治疗的目标在于预防不良妊娠事件的再次(多次)发生。同时,对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案进行了抽丝剥茧的细致的解读,包括:前沿诊疗进展,临床难点疑点,甚至他本人在工作中总结的心得和特别需要关注的细节都进行了毫无保留的,详细的分享。最后,他呼吁生殖免疫学科需要进一步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医学的发展需要通过多学科的交流来实现,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科研临床相结合的优质平台供学界同仁一起交流互动。

北京协和医院胡朝军教授以“抗磷脂抗体及临床应用进展”为主题,为我们深度剖析抗磷脂抗体的检测及应用。胡朝军教授回顾了抗磷脂抗体的发现历史以及临床应用的演变,并对比了2006年和2023年新老抗磷脂综合征(APS)分类标准中关于抗磷脂抗体检测的要点。他以系统且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了抗磷脂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各个方面,包括APS的筛查和诊断、标准外临床表现的辅助诊断、血栓风险以及病理妊娠风险的评估等内容。同时,他结合前沿研究成果,分享了抗磷脂抗体检测结果对于治疗方案制定的指导意义。此外,胡朝军教授重点讨论了目前抗磷脂抗体检测领域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标准化和结果变异度等,也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对标准外抗磷脂抗体的应用以及化学发光法和自动化高通量检测平台的推广等建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杨锴教授以“运动系统遗传病的分子诊断及相关机制研究”为主题,从运动系统遗传病概述、遗传诊断结果的回顾性报道、罕见病例诊断及机制研究等角度,开展了精彩的演讲。杨锴教授指出:(1)运动系统遗传病的临床/遗传异质性强,需要系统的、序贯的检测方案,辅以适用的基础研究设计;(2)单一病例的深入分析(核心家系/大家系)、表达检测、功能实验(评估必要性、创新性和指导价值酌情开展);(3)若干同种/类病例的遗传学检测、疾病谱分型、突变谱分析,探讨基因型-表型的关联和可能的调控因素;(4)了解各项技术的局限性,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阴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陆松松教授以“狼疮抗凝物检测的临床解读”为主题,从二期止血机制简述、狼疮抗凝物检测及其引起的APTT延长、药物影响狼疮抗凝物检测的解决方案等角度,为我们带来精彩演讲。陆松松教授表示:(1)凝血机制及实验室检测机理是诊疗过程中必备技能;(2)狼疮抗凝物检查可以用SCT和dRVVT,看结果时要同时看筛选和确认试验,分析延长的SCT/dRVVT是不是由狼疮抗凝物引起;(3)临床与实验室多沟通,治疗与检测出现矛盾时寻求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殖免疫学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展望未来,相信在协会领导及各位行业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将在生殖免疫领域有所突破,为更多的家庭带来福音。最后希望各位学员在本次培训中能有所收获,在接下来的临床工作中做到规范化诊疗,服务人民,为我国生殖免疫事业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