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程浩

初夏的傍晚,如果你身在云南南华县城,总会看到茶余饭后的市民往龙川江沿岸的生态步道或土城桥湿地公园聚集,大伙或散步,或慢跑,或踩着步点打跳。如果你是“e人”,说不定会融入打跳行列中,学着当地人的步点抬脚扬手。

如果你白天有空,可驱车沿龙川江边转转,水清岸绿景美外,连片的水稻、有机蔬菜靠着“喝”龙川江水长势正好。“懂得感恩”的它们依托绿色种植,“自觉护好”龙川江,确保一江清水流入金沙江。

龙川江是金沙江南岸一级支流,干流总长254公里,流域面积近万平方公里,其中南华段近60公里。近年来,南华县党委政府持续开展龙川江流域综合治理,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川江沿岸的生态步道。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治河——

流域水质由Ⅳ类提升到Ⅲ类

南华县城往西约5公里,有一座明代古桥横跨龙川江,名曰灵官桥。

灵官桥造型优美,建桥四百多年来,骚人墨客留下许多赞美诗篇。南华第一位进士陈封舜曾咏诗:“平桥经野渡,卧浪漾晴晖。柳絮铺烟密,花蔫带露肥。山光迎旅辔,曙色点征衣。勒马遥观处,雄州隐翠微。”

依稀感受得出来,那时的灵官桥两岸皆垂柳,垂柳映衬在水面上,婀娜多姿。行人每每至此,总会驻足赏景,流连忘返。“平桥烟柳”因此成为镇南(南华旧称)“古八景”之一。

时过境迁,前些年,“平桥烟柳”的景象难寻,河道杂草丛生,水流不畅,两岸垃圾随处可见,游人很少前往。

不只龙川江灵官桥段,“龙川江流经南华县4个乡镇,流域人口超10万人,占全县人口一半。早年间,沿岸确实有村庄污水及城市污水直排现象,对龙川江水体造成污染。”南华县水务局党组成员李建成说。

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龙川江,是二十万南华人民的希望。“近年来,县党委政府持续推进龙川江整治,先是对沿岸村庄进行‘两污’治理,再通过实施生态步道、县城周边污水管网建设等项目,对沿岸生态环境进行提升。”李建成说。

2023年以来,南华县在龙川江流域新建污水收集管网22.8km,建设生态步道11.5km,流域水质提前一年由Ⅳ类水提升到Ⅲ类水,龙川江灵官桥至土城大石桥段、杭瑞高速公路桥到观音洞河闸段先后获评省级、州级“美丽河湖”。

再来到龙川江灵官桥段,河水淙淙流淌,两岸杨柳依依,桥头凉亭里,老人们围坐着闲聊,好不惬意……镇南“古八景”之一的“平桥烟柳”仿佛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土城桥湿地公园。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护河——

打造美丽河道建设样板

要让龙川江持续水清岸绿,还得综合施策,常治长治。

南华县健全河湖长制责任体系,把近60公里河段分段细化,由县级领导分段担任河段长,县级部门分段包保,属地镇村常态护河。

龙川镇灵官社区定期组织村民巡河。“我们的职责就是要看好山、护好水,不让人往河里扔垃圾、排污水。”正在巡河的王正兴说。

如何防止巡河流于形式?南华县党委政府常态化开展实地督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点对点”反馈交办,督促限期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傍晚的城市湿地公园。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巡河时发现问题如何处理?当地对各类涉河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依法严厉打击倾倒废弃物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巡河人手不足怎么办?各级党组织通过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形式,探索“党建+”“文明实践+”的河湖治理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爱河、护河行动中来。

5月中旬的一天,在龙川江南华县城段,数名志愿者在清理河道杂草、打捞河道杂物、清运沿岸垃圾,大伙用行动展示良好精神面貌。

“龙川江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我们将发挥河湖长制组织体系作用,调动发挥全县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打造能复制、可推广的美丽河道建设样板。”李建成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华“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里的蔬菜大棚。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目标——

打造农文旅融合产业集群

不仅要龙川江沿岸生态美,还要绿色产业兴。

位于龙川镇平山社区的南华“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就在龙川江边。占地八百多亩的基地里,根据有机标准种植的杭白菜、奶白菜、菜心、水果黄瓜长势良好,防虫网、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控设施齐全。

南华“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落户南华,2023年7月开始种植蔬菜,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我们完全按照有机标准种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肥料用的是总公司研发的有机肥,农药用的是生物农药。”何晓佳说,3月份以来,每天从基地售出的蔬菜销售额可达30万元。

为把好龙川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南华县树牢绿色、生态优先理念,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努力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水稻集中育秧基地。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5月中旬,在紧邻龙川江的楚雄州富彝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水稻集中育秧基地,嫩绿的秧苗盘整齐摆在秧苗池,池中的自动化喷淋设备均匀喷洒,滋润着每一株稻苗。

龙川镇是南华县水稻主产区,为提升龙川江沿岸的治理效果,也为增加当地粮食产量,去年开始,龙川镇引入楚雄州富彝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科学绿色管护等方式,建设粮食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费宁介绍,这片水稻集中育秧基地共30亩,摆放秧苗盘65000盘,可移栽3000亩稻田,预计5月底可移栽结束。

一产优化提升外,南华县分步推进龙川江沿线农文旅融合开发,同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集休闲观光、娱乐体验、运动康养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我们将把龙川江治理与宜居宜业有机统一,综合考虑生态、景观、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因素,达到‘治理一条河,富养一方民’的效果,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南华县政府相关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