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我国经济处于什么时代,最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产业还是实体经济。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前沿实体产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推动实体经济的升级转型进程,自主研发或引入生产效率高、产品优质率高、能源消耗较少的设备和技术。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供给过剩、内需不足,以及房地产、外贸部门的下行压力较大等,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已经很难像原来那样高速增长。从近两年的发展来看,在国家采取了稳增长、调结构、去库存等一系列措施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处于预期当中。与此同时,近期的一系列相关经济指标也显示出强劲的复苏迹象,预示着我国经济正在稳步向好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我国经济处于什么时代,最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产业还是实体经济。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前沿实体产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要向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倾斜;另一方面,需要推动实体经济的升级转型进程,逐步淘汰、清退生产效率低、污染严重的设备和技术,自主研发或引入生产效率高、产品优质率高、能源消耗较少的设备和技术。此外,在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要求各地结合市场所需创造合理供给,尽可能避免过剩、浪费的情况出现。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也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更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当前依然遍地都是机会。日前,中央重要会议指出,“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把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得以不断稳步提升。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方面,尽管经过了30年的蓬勃发展,我国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拥有全球最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以及最活跃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生态,但是,我国仍有相当多的用户还没有“沾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红利,尚待走上高速移动网络时代的“高速路”。展望未来,需要及时补上互联网基础设施存在的薄弱地带,因为这关乎到教育公平、文化普惠、社会正义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此背景下,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补上木桶理论中的最短的那块儿“木板”。首先,要继续提高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的覆盖范围,同时合理降低移动网络的使用经费,提高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其次,需要继续在移动互联网安全层面上下大功夫,保证居民、企业的信息安全;第三,要规范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秩序,让相关企业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良性竞争、共同发展壮大。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动移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提供了新的动能,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步伐。接下来,在实体经济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两者还需要不断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唯有如此,效率才能最大化。例如,正是因为当前的物流工具十分发达,移动电商才能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快速送货。这也意味着,每一个实体产业的背后,都需要有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支持,才能得以高速发展。

实体经济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都需要人,也就是说,人才依然是极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国家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培养出能够在科研工作、企业运营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并大幅度提高这类人才的福利待遇,矫正当前偏向娱乐、网红、直播带货等方面的畸形发展趋势。只有投身实体经济的人才越多,我国未来的经济才有可能稳健发展。

当然,经济向好发展并不是单单做好实体经济、做好移动互联网产业、培养人才那么简单,还需要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与此同时,要统筹好文化、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要做好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个月就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年就能够完成的。但无论如何,脚踏实地去做、去落实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我国经济能够在“十四五”期间打好基础,必然会朝着更加稳健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中国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