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时相见恨晚,毁约时铁石心肠。如果现实中的招商引资就这般模样,谁还敢来?甘肃岷县,宏源供热公司对外吐槽:与住建局签了30年的特许经营权供热,但经营5年后便遭单方面毁约被收回,公司投入的3亿多元,简直就是被非法抢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建局副局长表示,各方都对该公司的服务极其不满意,并且资产评估显示已经出现资不抵债。根据这家公司提供的合同,其拥有岷县老城区、西城区等多地区独家供热经营权,时间从2018年至2048年,但仅仅5年之后便被要求解除合同,对此他们不能接受。

就事论事,显然住建局没有权利这么做,因为合同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如果这家工程公司的确做得不好,可以进行协调改进,直接毁约未免太过粗暴,毕竟供热系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资3亿多元,仅仅经营5年就撕毁合约,势必导致公司严重亏损,当地政府的信用也将不复存在。希望有关部门展开调查挽回信誉,协调好双方关系,敦促供热公司改进服务质量。

宏源公司声称,为岷县城区供热工程投入了3.7亿元,但仅运营5年便被剥夺了长达30年的特许经营权;岷县住建局则称宏源公司资产仅1.2亿元,且已出现资不抵债等重大问题,收回特许经营权纯属维护民生权益之需。

2018年,岷县向社会公开招商集中供热项目,河南富商张永与岷县住建局签订了《岷县城区集中供热特许经营协议》,获得为期30年的独家供热经营权。

"当时合作气氛很好,双方相见恨晚。"张永回忆,为实现"万家润热"的美好愿景,宏源公司历时半年,建成一座热源厂,配套建设了管网、换热站等供热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总投资近3.7亿元。在刚开始的运营阶段,就遭遇了疫情来袭,导致宏源公司亏损严重。"5年累计亏损1.1亿余元,但公司已经度过最艰难时期,盈利在望了。"张永气愤地说,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住建局却要强行收回供热权。

2023年6月,县住建局委托律所发出"解除特许经营协议"的律师函,宣布将收回宏源公司的供热特许经营权。

随后,县政府连发数份公文,质疑宏源公司经营能力和诚信记录,并将公司资产封存。住建局副局长刘明珠说:"供热数据显示,群众投诉居高不下,安全隐患重重,公司更是资不抵债,已构成严重违约。"

张永对此持不同观点:"我公司一贯诚信经营,遭诬告的确是一种冤枉。"

无奈之下,宏源公司对岷县政府提起诉讼,状告其违反《特许经营协议》中"协商终止"的约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给政府时间商量,他们反复无理解除协议,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张永的代理律师表示,将通过法律程序彰显事实真相。

案件已获甘肃天水中院受理。

事件发酵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分析人士指出,供热项目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政府单方面"止损"切断合作存在违约嫌疑。

也有观点认为,特许经营权设置满期前被预先"注销",对地方招商营造投资者"唯恐避之不及"的恶性影响,"我们期待法院公正裁判,还一个公道。"张永做出了折中的打算:与其被"赶出岷县",还不如直接将供热项目完全移交给政府,公司自己留下来经营其他项目。

岷县住建局回应:"相关问题都将在法院进行审理,我们尊重并接受最终判决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也是政府服务之根,一诺千金,诚信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