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当前正值酒用高粱移栽时节,连日来,在黄平县旧州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近日,在旧州镇草芦坪村的田坝里,十多位村民正在连成排地抢抓农时移栽高粱苗。挖坑、放苗、覆土等工作井然有序,松软的泥土被移栽好的高粱苗划分得条条分明,嫩绿的高粱苗挺立在田中,连线成排,构成了一幅人勤景美的田间劳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今年50多岁了,这几天来帮忙移栽高粱,一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也不耽误照顾家里,希望这样的活路能多来点。”草芦坪村民王大妈微笑着说。

除了栽苗定植,田间管理也是种植生产中不能被忽视的部分。为了保障高粱种植最大收益,提高高粱种植质量及后期产量,草芦坪村从移栽环节到田间管理都邀请了专家现场指导。

“窝打深点,根部要压紧。然后再刨土过来盖好,这样高粱成活率才高。过两天记得来浇一次定根水,确保高粱尽快度过换苗期。”旧州镇人民政府农服中心主任、党员农技专家陈定刚在给村民讲解移栽技巧。

“为了确保酒用高粱的质量,我们不仅邀请了镇党员农技专家们进行指导,还由村合作社统一管理,进行田间施肥、治虫等。”旧州镇草芦坪村党总支书记李益表示,草芦坪村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用,今年全村种植高粱面积约250亩,预计亩产400公斤,亩产值3000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定刚介绍,高粱具有抗旱节水、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发展高粱产业具有效益高、节省人工等优势,旧州镇种植的红缨子糯高粱将品种优势大幅度提高,实现高产量和高质量双重效益。

手中有订单,种地心不慌。据了解,旧州镇党委因地制宜,与绥阳县鑫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带动农户发展“订单”农业,种植酿酒专用高粱,品种、农资、技术指导、收购等方面由公司提供全流程服务,实现产销一体化。“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让广大农户和种植大户种有定向、销有方向,为农民增收上牢了“保险”。

“移”出新产业,“载”种新希望。据统计,旧州镇今年18个村居共种植红缨子糯高粱1300亩,预计在五月下旬完成高粱苗移栽工作,按照亩产量400公斤计算,预计总产量可达52万公斤,总产值可达390余万元。酒用高粱产业已成为加快旧州镇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黄平县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白酒产业,酒用高粱逐渐成为了产业发展的“新宠”。旧州镇党委、政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瞄准市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粱种植产业,引导鼓励种植大户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水稻、玉米、土豆等粮食产业,通过发展“订单式”农业,盘活低效闲置土地,促进农户增收、农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