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长城的魏总频繁出现在镜头前,终于将自己活成了个大网红。作为一个千亿民企的老板,第一代民营车企的老兵,能亲自下场做到这种程度,我看到了老骥伏枥,也看到了英雄迟暮。

目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下半场,门票就几张,主力选手有外资、合资、国企、老牌民企、新势力,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再想风骚也没几年了。汽车市场正处于增量向存量的转变期,再叠加整体经济因素,导致提前进入了白热化的淘汰赛,可谓“卷”就一个字,看看谁先死。长城作为四大民营车企之一,目前位置比较尴尬,属于胸中有口气,上上不来,下下不去。但窗口期很短了,很多大佬预测是2025年,我觉得可以再加个车的更新周期3年左右,也就是2025年到高潮2028年落幕。未来4年可能对很多企业来说:既决胜负,也决生死。

长城该怎么办?我想魏总肯定比我想的多。但作为一个旁观者也许管中窥豹能为企业提供些新的视角,但凡有一丁点的帮助也算为民族企业发展积德了。咱闲话少叙,直接讲下长城汽车的三大顽疾。1、产品线混乱 2、产品设计混乱 3、用户体验差。

1、产品线问题。

长城的产品线在suv领域很全,但也出了名的乱。主要体现在命名规则随意,同价格区间内多产品自相残杀,产品定位奇怪。现在出现的型号名字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猫,各种咖啡,各种龙,各种武器,我想第一次听到这一堆的型号很难有人不一堆问号。为啥?这是为啥?懂咖啡的人就高端了?叫个猫女生就喜欢了?开上武器就男人了?这是卖车啊,几十万的东西咱不能好好起个型号,非得难为用户吗?用户不尴尬吗?之前H6大火,上了个红标蓝标我还能大概接受,现在销量下降又来了一堆恐龙同台PK,为啥?这是为啥?是觉得自己生产太强大自己给自己上难度吗?打一枪换一个平台要搞游击战吗?好不容易弄个纯电品牌,结果外形就不说了,你定位女性是几个意思?咱抛开性别歧视不说,中国是没男人开电车吗?还是长城能精准的定位女性纯电的消费群体别人都干不过你?别人是断臂求生,咱是只要断臂吗?还有很多要吐槽的,等有机会再说,直接上我这个民间野生版的产品线规划,我起了个名字叫:GREAT项目(当然也主要是wall寓意不好)。

长城品牌规划---高大树制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城品牌规划---高大树制作

以上就是大概的规划,只要5个平台,每个平台三四款车,标配即满配,再来点简单的科技、个性选装,针对细分目标市场,研究好客户需求,简单明了,考核也简单,每个细分市场有一款车做到前三就及格,做到第一就满分。

核心建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要分散力量打消耗战。

2、 产品设计问题。

长城的产品外形设计有很大的问题,举一个例子,蓝上上市是临时换的前脸,一个研发三年的高端车,上市之前竟然让网友评选换哪个脸,就这把设计总监拖出去砍了不过分吧。以前的民营车企在一起基本就是一个漫展,因为都是一群coser嘛,但这几年明显的是有进步的,咱都不说新势力,就是长安、奇瑞,很多子品牌的设计都是可圈可点原创十足的。反观长城从VV系列以后基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原创设计,虽然不做coser但有严重的拼凑感。而且基本没什么家族化设计可言,你就看坦克357,说是异父异母亲兄弟不过分吧。这操作在前几年可能还行,在未来的几年实在是很难讲了,因为别人都提高了,你达不到平均水平就会有个甩不掉的标签:技术还行,但车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心建议:挖人!挖人!挖人!越野皮卡去美国挖,家用SUV去北欧挖,豪华SUV去西欧挖。产品线缩减了,基本三个设计团队就能覆盖整个企业,集中力量搞原创的家族式设计才是正道。虽然现在AI画图已经很强大了,我还是建议先养几年的设计团队,等openAI把画车的AI养熟了再把这些人类都炒了,毕竟未来是你的也是我的但终究是AI的。

3、用户体验问题。

其实这是目前大部分企业的通病。因为大部分企业的销售思维还处于卖货思维里,也就是我卖的多就赚的多,用户买车就行,体验啥的有什么意义吗?这在增量市场里是可以的,因为总有新用户会进来,但在存量市场会很困难,因为被骗一次基本就不会有下一次了。

很多人不能准确地理解用户体验是为了什么,你个卖车的搞什么海底捞呢?衡量这个问题很简单,提升用户体验的方法有千万条,检验用户体验的标准就一条,就是你会不会推荐别人买你的车或者你自己再次购买同品牌的车。很多人说新势力用户体验要好,那检验标准是啥呢?就是推荐购车的比例,我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据我估算理想、蔚来的车通过用户推荐来购买的应该不会低于一半,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新势力这么强调用户体验,因为只有老客户用着舒服,才会推荐周围人买,而周围人应该也都是差不多收入跟阶层的,购买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买了辆H6,开了个十来年,有钱了要换车,那我会买什么呢?或者说长城靠什么能打动我让我换个蓝山呢?这就是用户体验,如果你当年光卖了车,剩下的就是让4S店坑蒙拐骗,那我觉得大概率没人会再选择你了。

核心建议:从传统的产品销售型,转变为用户体验型。也就是以前是卖货的,现在是卖体验,车只是个桥梁,要跟客户建立持久的联系,能听到客户心声,并做出及时反馈。售后逐步直营化,直营化的目的是让用户体验统一起来,因为4S店与车企的利益不一致。目前长城已经开始在做了,但我很担心会陷入一种新的误区,比如学蔚来理想特斯拉在核心商圈狂开门店,搞些形式大于实际的客户体验活动等。这些套路对他们来说很好使因为产品定位销售目标群体可能比较契合,但对长城来说可能有点费劲,这里面是很需要动脑筋的。

说了这么多基本的意思也表达的差不多了,很多细节再探讨下去就是另一篇长篇大论了,总之有吐槽也有真诚的思考。流量是风口也是诅咒,只有踏踏实实的产品力才是基业长青的核心,我相信魏总出镜的初衷绝不是做网红,做好自己企业才是每个企业家的最大的初心。

今年应该也是魏总的本命年,希望魏总跟长城都能在这个本命年里顺顺利利,迈向更多的本命年吧:)

附言:希望各位看官基于事实理性在评论区讨论问题,不要基于情绪立场的粉丝站队,感恩每位看官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