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位于和平公园内的上海首座24小时公园图书馆——和平书院内仍座无虚席。一本书,一台笔记本,一杯咖啡…全天候不打烊的和平书院亮起一盏读书灯,成为深夜读书人的理想憩息地。

虹口区继去年成功推出国内第一家期刊主题书店——和平公园·刊茶社后,按照“文化+生态”的思路,创新城市公园理念,加大文化供给,对和平公园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打造的上海首个城市公园阅读集群。其由四栋主题馆、一个艺术馆和一个中心阅读绿地组成,主题馆分别为:和平书院·综合馆,和平书院·少儿馆,和平书院·刊茶社以及上海碳秘馆。总体规划面积近1万平方米。

自2022年10月改造完成后,和平公园打开围墙实行全天候开放。和平书院结合和平公园全天候开放的特点和周边人群的实际需求,探索打造公园里24小时城市不眠的阅读新空间。

开馆一个月以来,丰富的馆藏图书和公园内惬意的阅读环境吸引了许多读书人。综合馆分上下两层,一楼阅读和餐饮区域提供开放24小时服务。据《和平书院开馆首月阅读报告》显示,综合馆累计流通10万余人次,日均流通3500余人次;五一期间,夜间日均有5740名读者,凌晨仍有246名读者在和平书院享受静谧的阅读时光。

窗外绿意盎然、鸟语花香,将公共图书馆放在更贴近自然的公园,将公共阅读的边界从图书馆扩大到绿地公园,增加了阅读的各种场景,体现了现代阅读的多维度属性。

住在和平公园附近的王先生经常在饭后到园内散步,如今和平书院成了他散步后的又一处栖所。“公园里绿化很好,吃完晚饭经常来走走,现在散完步还能到书院里坐坐,看看书,非常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平书院的出现,不仅为热爱阅读的市民提供了一处借阅书籍的崭新图书馆,还为学生和上班族提供了一处夜间办公自习的栖息地。晚上八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书院里的年轻人占据大多数,除了现场借阅书籍的市民,还有身着校服晚自习的学生,以及带着笔记本电脑熬夜奋战的打工人。

“从家里到和平书院大概两站路的距离,吃完晚饭散个步过来,女儿做作业,我自己有些工作上的任务,这里环境很好,非常能够专注。”和平书院成为了张女士和女儿的“夜间自习室”。

“工作上希望有所提升,来这里备考职业证书,学习效率非常高,家里有小孩,很难真的沉下心来。”从事设计工作的王先生表示,以后还会常来和平书院“驻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入综合馆一楼餐饮区,书香、茶香、咖啡香扑鼻而来。在书院的配套设施中有主题契合、规模适度的文创和餐饮服务项目,融合休闲阅读、深度自习、陪伴阅读等多元场景,更好地满足读者多元需求,为市民群众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务。

“这里的意面味道还不错,看看书,吃吃饭,喝喝咖啡,还有茶水、无线wifi、充电插座和打印服务,非常方便。”在餐饮区就坐的李女士对和平书院的人性化设置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