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纯电汽车的使用上,没有人能够忽略补能焦虑。相对比而言,这种顾虑,甚至还要比里程焦虑更强烈。

有研究表明,2018年到2022年,全球纯电动汽车的平均续航里程,从230公里跃升至337公里。

而在国内,根据中科院有关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续航里程,已经接近600公里。更甚者,有不少车企“一堆再堆”,直接将纯电汽车的续航里程推进到1000公里。

简单来说,续航焦虑的部分缓解,使得不少人敢买、愿意买纯电汽车。但在此基础上,补能问题的存在,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纯电汽车市场的发展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地区幅员辽阔,如果没有便捷的补能方式,人们很难凭借纯电汽车,去寻找到自己想要的“诗与远方”。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纯电汽车车主,都有财力标配一个车位和一个家充桩,进而实现真正的充电自由。

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车企不遗余力地安装充电桩,建设充电站。亦有蔚来那样,即使会对公司正常运营造成不小风险,也要推进换电体系的大范围铺开。

但话又说回来,无论是充电站还是换电站,都是重资产、重投入。

所有人都知道补能体系的重要性,可如今价格战大背景下,又有多少车企愿意花大把的钱,投入到补能体系建设之中?

换电、超充,两条腿走路

不久前,坊间传来消息,理想汽车的纯电SUV产品推迟到了明年,原因就是补能体系未能到位。

“公司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现阶段销售中高端纯电SUV,足够多的自营超充桩是必要条件,我们认为,当自营的超充桩数量达到和特斯拉中国相近的数量时,才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合适时机。”

理想汽车2024年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李想重点提及了“自营超充桩”。而在这一点上,其实与蔚来汽车的换电体系,有着一样的目的——解决补能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解决补能焦虑的方法,已经十分明朗:其一,整车平台升级800V,配合超充桩,实现充电速率的提升,压缩充电时间。其二,整车平台改造,加入换电体系,顺带着摊平电池损耗。

前者的限制在于超充站的多少,后者的限制则是换电站的多少。

蔚来汽车豪赌换电,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截至5月,蔚来自有充电站达3971座,其中超充站2277座,共10344根充电桩。换电站则高达2422座,共同支撑起蔚来“能源公司”的名头。

小鹏汽车不甘落后,将800V平台打到20万元以下的同时,也在布局充电网络。截至今日,小鹏自营充电站1100+座,其中 S4 超充站共有354座,覆盖了400+ 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在大家卷价格、卷产品力、卷智能、卷董事长、卷流量的今天,似乎已经很少有车企跑过来说,自己要卷充电网络、补能体系了。

为什么?或许真的没钱了。

2023年,蔚来汽车净亏损207.2亿元,小鹏汽车净亏损103.8亿元,零跑汽车净亏损42.1亿元。虽然理想汽车实现了盈利,但在MEGA上的失利,令理想不得不重新审视纯电汽车市场的困难程度、烧钱程度。

现在依靠纯电汽车赚钱的车企只有特斯拉,而其自建充电网络范围,也是最为广阔。只不过现在的问题在于,特斯拉却对超充团队“大裁员”,主动减慢了充电网络的扩展,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变了。

未来的纯电汽车市场,依旧会是换电、超充两条腿走路不会动摇,但主角却开始从车企向着其他主体转变。简而言之,车企们会更加关注产品层次的争锋,像充电网络、换电网络等补能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会交棒给第三方。

没办法,属实有些烧钱,不然蔚来也不会四处寻找“盟友”,平摊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新的补能战役打响,谁又会率先突出重围呢?

补能二次战役,近在眼前

其实所有新能源车企,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都面临着里程焦虑和补能焦虑的“钳制”。

为解决前者,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将电池能量密度、数量一堆再堆;而为了解决后者,车企除了自建补能体系之外,只能进一步依靠特来电、星星充电第三方充电服务运营商。

但是现在,宁德时代带头入局充换电领域,就像一条“鲶鱼”,给了车企更多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北京车展上,宁德时代展台,以及工作人员的衣着上,都印有一句显眼的logo——“买电车,认准宁德时代电池。”

宁德时代ToC,终于来了。

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除了输出“买电车,认准宁德时代电池”的理念之外,还试图进一步通过补能体系的建立,触达到更多消费者,凝聚自身品牌力。

据了解,宁德时代已经启动构建神行超充网络,启动“超充万站计划”,预计2024-2025年覆盖100个城市,10000个站点,构建全球最大超充网络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宁德时代还将推出行业首个神行车主俱乐部。宁德时代线下600多家实体服务店,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271个地级市,将为神行车主提供道路救援,电池检测、维护等全方位服务。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没有。

宁德时代换电体系的搭建,也变得更加成熟。不久前的5月16日,广汽埃安、宁德时代、时代电服签署换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伴随宁德时代、广汽的“握手言和”,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朋友圈”也得到再次扩容。

或许会有人问,宁德时代做补能体系有什么用?答:这是阳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车企们不是在卷技术产品,就是卷董事长卷流量,真的很难抽出精力和资金去做补能相关的事情。

这样的大背景下,有钱、有闲,又有技术的宁德时代,似乎成为了完善补能网络的最佳人选——不仅能够借助搭建补能体系一事,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凝聚品牌力,还能一改此前车圈“苦宁王久矣”的口碑。

事实上,像特来电、星星充电等第三方充电服务公司,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宁德时代“猛龙过江”一般,却也难压地头蛇。

所以,宁德时代选择了“合作共赢”,携手华为、星星充电、云快充、蜀道新能源等行业公司,共同提供服务。

补能的二次战役以宁德时代的入局,正式拉开帷幕,想必随之而来的后续,也会变得更加有趣起来。

其实无论谁做主角都没问题,重要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能网络体系,是时候真正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