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的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近日正式发布了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并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我国标准体系介绍

GB开头属于强制性标准,其他开头标准按照《标准化法》的相关规定,属于建议性标准。在国内销售产品时在GB开头标准范围内产品,需要强制性遵守和检测。

二、GB 43854-2024标准解读

2.1 标准的适用范围

GB 43854-2024规定了额定电压不超过48V,额定容量不超过60Ah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的设计、生产和检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标准不适用于镍氢、铅酸等其他类型的蓄电池。

2.2 单体电池的安全要求

单体电池是组成电池组的基本单元,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整个电池组的安全。GB 43854-2024从6个方面规定了单体电池的安全要求:

过充电测试: 电池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过充电,不应起火或爆炸,并应保持预定的电压和容量。

过放电测试: 电池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过放电,不应起火或爆炸,并应在重新充电后恢复到初始状态。

短路测试: 电池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外部短路,不应起火或爆炸。

热滥用测试: 电池在规定的高温条件下存储一定时间,不应起火或爆炸。

针刺测试: 用规定的针刺装置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贯穿电池,不应起火或爆炸。

标识要求: 电池应有清晰的产品标识,标明额定电压、容量、使用说明等信息。

2.2 电池组的安全要求

在单体电池的基础上,电池组需要在系统层面确保安全性。GB 43854-2024对电池组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安全要求:

电气安全: 电池组应具备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功能,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安全工作。

机械安全: 电池组应能承受跌落、振动、挤压等外力作用,不应造成起火爆炸等危险。

环境安全: 电池组应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如高低温、湿热、盐雾等,不应出现安全隐患。

热扩散防护: 电池组内部单体发生热失控时,不应引起相邻单体连锁反应,避免危害扩大。

互认协同充电: 不同品牌、型号的电池组与充电器应能兼容,避免错配导致的安全问题。

数据采集: 电池组应具备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的实时采集和记录能力,为事后分析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标识要求: 电池组标识内容应完整清晰,除了基本参数外,还应标明安全警示语、回收利用指引等。

综上所述:GB 43854-2024从单体电池和电池组两个层面,全方位定义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的安全技术要求。这些要求涵盖了电池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风险,为电池的设计、生产、检验提供了规范依据。

三,GB 43854-2024标准检测方法

3.1 电性能测试

电性能测试主要包括额定容量、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充电保持能力等项目。其中,额定容量测试是在规定的充放电条件下,测量电池的实际容量;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测试考察电池存储一段时间后,容量的保持和恢复情况;充电保持能力测试则评估电池完全充电后,在规定时间内保持荷电状态的能力。

3.2 安全性能测试

安全性能测试是 GB 43854-2024 的核心内容,包括单体电池和电池组两个层面的测试项目:

单体电池测试: 过充电、过放电、短路、热滥用、针刺、高温存储等。

电池组测试: 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热扩散防护、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等。

这些测试通过模拟电池在各种极端工况下的响应,来评估其安全裕度。比如在过充电测试中,将电池以超过额定电压的条件充电,考察电池是否会发生鼓胀、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

3.3 可靠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旨在评估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测试项目包括循环寿命、存储性能、温度循环等。其中,循环寿命测试是在规定的充放电条件下,考察电池的循环次数和容量保持率;存储性能测试则评估电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存储一定时间后的性能表现;温度循环测试通过反复变换环境温度,来考核电池的适应能力。

3.4 环境适应性测试

环境适应性测试考察电池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性能,测试项目包括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恒定湿热、温度冲击等。通过在不同温度、湿度等条件下测试电池,评估其适应不同使用环境的能力,确保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四,新标准的实施

4.1 实施时间

GB 43854-2024 标准已于 2022 年 12 月 30 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将于 2024 年 11 月 1 日正式实施。在此之前,生产企业有充足的过渡期来完成产品的设计更新和技术改造,以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4.2 强制性要求

GB 43854-2024 是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意味着其要求具有法律效力,所有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都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具体来说,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设计和制造产品,并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认证,方可投放市场;销售企业必须确保销售的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不得销售不合格产品;使用者应选购和使用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