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4年度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工作,精准配送,品质赋能,提升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高百姓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将优质文化资源无缝导入市民生活。5月23日上午,从农村娃到中国出版界巨匠——青浦历史名人夏瑞芳展在赵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展览通过展板的形式,生动展示了夏瑞芳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市民们通过观看展板,详细了解了夏瑞芳的人生经历。从他早年的求学经历,到创办商务印书馆的艰辛历程,再到他对出版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卓越成就,每一个阶段都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瑞芳(1871—1914年),字粹方,青浦朱家角沈巷人,近代中国民族出版第一人。幼时在教会学校清心学堂接受新式教育,接触到印刷业务。1897年,他与朋友一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从放牛娃到少年读书郎,从医院助手到印刷技术工,从洋人手下的排字工头到近代最大出版机构的创始人,夏瑞芳一步步成为吃苦耐劳、眼光独特、胸怀宽广的企业家。作为商务印书馆的第一任掌舵手,他富有远见、敢于创新,带领商务同仁编写最新教科书,投入教育公共事业。他尊重人才,知人善任,在其身边吸引聚集了一大批新型文化人才。在经营管理上,他主导商务收购修文印书局,与日本金港堂合资经营,吸收并运用了国外先进的排印技术,使商务印书馆从一家印刷作坊转型为现代化出版企业。这一时期的商业布局和管理模式也为商务印书馆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瑞芳身上有着民资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市场意识和人才意识。但他又不仅仅是一个商人,他还是一个出版人、一个文化人,他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在民族危难之际,他坚守大义,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依然坚持出版谭嗣同的《仁学》一书。面对危险,他将书中宣扬的打破封建伦常束缚、打破民族压迫、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传播至大众。与此同时,他还组织商务印书馆开办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类学校,编纂了大量教科书,他和张元济、蔡元培等人共同定下商务印书馆“从教育入手,改变中国”的经营方针,为贫困子女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为民族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观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展览,他们对夏瑞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他们也被夏瑞芳的精神所鼓舞,认为这种创业精神和文化追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据悉,市民文化节活动将贯穿全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推进。以“城市美育”为战略牵引,以“文化惠民”为目标导向,让一道道“大餐”“小菜”文化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楼宇、进商圈、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创新,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青浦的文化魅力和城市活力,让商圈、园区、社区等,也成为市民的“会客厅”与“艺术厅”。艺术家们也纷纷走下舞台,与广大群众“不期而遇”,打破了与观众的距离感和陌生感,近距离展示艺术的魅力全力,打造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青浦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