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有一句著名诗词:“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其中的“元嘉草草”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发动的第二次元嘉北伐。不过历史上的第二次元嘉北伐要比“元嘉草草”更为丢人,最后甚至变成了“北魏拓跋焘南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刘义隆发动第二次元嘉北伐。南朝宋北伐军主要分为三路:东路军以王玄谟为主帅,进攻镐磝和滑台,最终目标为洛阳,是北伐军主力;中路军以臧质为主帅,进攻许昌,后与东路军在洛阳城下会师;西路军以柳元景为主帅,从襄阳出发,进攻弘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南朝宋北伐大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下令主力撤回黄河以北,黄河以南只留下少量部队坚守重要据点,等到能发挥北魏骑兵机动优势的十月再发动反击。正因如此,宋军初期进展顺利。东路军顺利占领镐磝,中路军占领长杜、小索、大索并击败北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西路军却比另外两路晚出发了一个多月,直到北魏开始全面反击的时候才抵达弘农附近,导致西路军没能牵制北魏主力。更要命的是,东路军因为主帅王玄谟的无能而迟迟无法攻克滑台,顿兵坚城之下长达二十多天。在东路军攻城不可之时,中路军也没能占领虎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朝宋的三路北伐大军全都没有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人数最多的东路军和中路军更是因为长时间攻城不克而战斗力下降。当年十月,北魏开始发动全面反击:永昌王拓跋仁率军进攻中路军,拓跋焘则亲率主力进攻东路军。魏将长孙真更是率五千骑兵切断了东路军的退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月初八,拓跋焘大军抵达滑台前线。东路军主帅王玄谟被魏军的声势下的惊慌失措,竟然弃军而逃,失去主帅的东路军立刻陷入混乱。魏军斩首一万余级,几乎全歼了南朝宋的东路军,只有垣护之部突围而走。与此同时,拓跋仁也击败了中路军,中路军不得不全线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意思的是,出兵最晚的西路军却在此时大败魏军并攻克陕城和潼关,关中震动。但随着另外两路的失败,刘义隆认为西路军继续前进已经没有意义,还会被北魏切断退路,下令西路军撤退。而第二次元嘉北伐的总指挥刘义恭也下令宋军放弃镐磝等地,全军退回彭城防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这个时候,刘义隆的第二次元嘉北伐已经全面失败,但拓跋焘并不想放过他。北魏大军兵分五路,大举南下。因为南朝宋主力要么已经被北魏击溃,要么固守城池,几乎没有能阻挡北魏的机动力量,所以拓跋焘绕过部分城池后畅通无阻,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一片焦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月十五日,拓跋焘进抵长江北岸的瓜步,与南朝宋都城建康隔江对峙。随着拓跋焘饮马长江,刘义隆的“元嘉北伐”彻底变成了“太武帝南征”。不过拓跋焘自知此时尚无渡江统一天下的条件,在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初撤回北方,第二次元嘉北伐(太武帝南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