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疾管署”5月15日公布2例“日本脑炎”病例均在高雄市,其中1名男子在发病9天后死亡,患病中一度出现颈部僵硬、脸部神经麻痹等症状。

“日本脑炎”其实就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因最早在日本发现并被日本学者分离,又被称为“日本脑炎”。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和后遗症率均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乙脑并不罕见,属于乙类传染病。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21-2022年我国乙脑发病数为353例,死亡人数为9人。

在我国,乙脑的流行季节是每年的5-10月,发病高峰通常出现在7-9月。人群普遍易感,10岁以下儿童尤其容易中招。

传染源:

乙脑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家畜(如猪、牛、马、羊等)、家禽(如鸡、鸭、鹅等)等多种动物可感染乙脑病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因此,猪圈及附近可能是乙脑“高危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为猪→蚊→人:蚊虫先叮咬体内乙脑病毒滴度达到一定程度的猪,后再叮咬人,人就可能被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与人接触会传染吗?

由于乙脑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含量低、存留时间短,且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不含有病毒,因此乙脑一般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不需要对乙脑病人实施特别隔离。

温馨提示:当前已进入乙脑流行季,请做好疫苗接种和防蚊灭蚊,出现症状及早就诊。

梧州好生活

微信号:wzlz88

来源: 新浪新闻

编辑:蒙雨亭

审核:严浩铭

监制: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