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健康提示

当发现颈部明显增粗或有肿块,以及出现不明原因的怕热或畏寒、多汗或皮肤干燥、心悸或胸闷、易饿或食欲减退、突然消瘦或体重增加、急躁易怒或精神不振、凸眼、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排查甲状腺相关疾病。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有一种“色彩”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那就是血液中的红色小细胞。当这些微小的红细胞数量不足或功能失常时,我们便患上了贫血。今天,就让我们从职场新人张小萌的故事开始,一起走进贫血的世界,看看如何通过调整我们的饮食或改变生活习惯来预防贫血问题。

张小萌新入职不久,经常加班熬夜,喜欢喝奶茶和咖啡,经常吃炸鸡外卖。最近,她总觉得疲倦,连平时最爱的逛街也提不起兴趣,同事都说她脸色变差了。于是,她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体检,医生告诉她,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结合有关血清铁的指标,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01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顾名思义,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的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是丢失过多造成的。

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上述故事中张小萌体内的铁元素缺乏。铁元素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合成需要的关键组成部分,铁缺乏进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血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铁离子,这些铁离子能够与氧气结合,使血红蛋白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帮助红细胞把氧气运输到体内的每一个脏器。当铁元素摄入不足,或者身体不能有效吸收铁元素时,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长期大量喝茶、喝咖啡、喝牛奶等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因为茶叶和咖啡中的鞣酸、牛奶中的钙,都会与铁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从而降低铁的吸收。此外,酒精也会干扰铁的代谢和利用。当铁摄入不足,或者身体不能有效吸收铁时,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严重者会出现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要如何预防贫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必要的造血原料。瘦肉、肝脏提供的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可达到10%以上。绿叶蔬菜、豆类和坚果也可以提供铁,但吸收率通常<5%,如果这些食物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烹饪或者炖煮,就会导致铁的流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必要时口服铁剂,同时也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尽量每天摄入一定量绿叶蔬菜,每周至少3次瘦肉或鱼,并且尽量选择全谷物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逐渐减少茶叶和咖啡的饮用量,饮用时间也安排在进餐后2个小时以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学习科学的饮食搭配,让自己的饮食更加健康。此外,按时服用铁剂,健康饮食,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确定自己是否需要额外的铁剂或治疗。

第三,除了补充铁剂,还有其他营养素对预防贫血同样重要。维生素B12和叶酸是红细胞生成不可或缺的成分。动物肝脏、牛奶、鸡蛋以及深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和叶酸。此外,维生素C可以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要多摄入富含B12、叶酸和维生素C的食物,确保自己的饮食更加均衡。

在贫血的调理过程中,除了饮食调理,还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定时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张小萌的体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复查血红蛋白基本恢复正常了。可见,预防贫血并不难,关键在于营养均衡,及时发现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请大家记住,每一顿饭都是对身体的一次投资,让我们用营养丰富、科学烹饪的食物,为自己打造充满活力的健康生活吧!

福建省立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谢颖/文

来源:福建省立医院

编辑:杨沛、陈沂

一审:陈素玲

二审:黄新珠

三审:黄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