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市场对通过“政府收储存量房产以缓解市场压力”赋予期待。目前政府收储已有2种模式:一、收储零散二手房做保障性住房,个人房东“以旧换新”购入新房(截至5月10日,全国已有约有54城城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二、收储整栋商品住宅做保障性住房,从开发商手里购入库存房源,开发商解套。(杭州临安首例)。这两种模式都是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转变,库存较高、预期较弱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创新政策工具,可以降低库存水平,缓解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并通过更改用途为保障性住房来实现三大工程的部分目标。但两种模式也有其各自的核心难点,下面我们具体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收储二手房的难点及积极意义

“卖旧买新”模式在各地推行,目前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开发商或国资平台收购旧房,如郑州;二是房企联合经纪机构对旧房优先推售;三是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国资直接收购模式具备四个优点:第一、较其他两种模式,直接收购效果会更明显,且高效,有效带动新房市场的成交去化;第二、国资平台收购旧房的会造成国资平台的资金压力较大,如果以房票的形式介入的话,国资平台的资金压力会小很多;第三、“以旧换新”活动能够有效推动保交楼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第四、每个城市今年都有保障房建设的目标任务,收购二手房作为保障房,避免了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还能有效降低库存压力。

国资平台“以旧换新”模式难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国资平台收购旧房资金来源为地方自有资金,因此规模不会大,目前来看国资平台真正下场的并不多且换新房限定较多,比如全国54城中仅11个为地方政府(或城投)收储的模式,并且有8个城市的“换新”房源限于当地城投开发的项目。二、收储来的二手房用途问题,不管是出租还是出售都需要谨慎思考。三、二手房换新的住房如是期房,也有不能按时交房的风险。

2

收储新房的核心问题及收购项目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央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企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3000亿元的保障房再贷款属于专项资金,央行明确规定只能收购已经建好但是还未销售出去的商品房,也就是属于开发商手里的现房,这避免了建设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这3000亿属于再贷款,按照60%的额度的话,实际可以运用的资金总量在5000亿元左右。

第二、通过国企下场收储存量住房转化为保障住房,本质是直接把过剩的存量住房转化为保障住房,既避免了继续供地,造成总量进一步过剩的局面,还能节约建设的资金。但是这个过程中,资金来源,资金成本、收购存量规模及定价是核心问题。因为保障住房现在基本是以需定建,也就是说收购量要与保障房的需求匹配,同时,还要做到有专项资金,关键是怎么定价,如果定价高的话,面临的是资金亏损,如果定价低的话,企业会有抗性。

第三、预计这部分资金会主要收购两类存量项目,第一是城投及地方国企开发的现房项目,这有利于城投及地方国企项目资金的盘活,有利于进一步的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第二、收储保交楼的项目,这基本属于保民生的项目,可以实现保交楼,防止烂尾。低利率降低了城投或者国企在收储过程中的资金成本压力,同时也给合理的收购资产定价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同策研究院视频号—

—近期活动—

声明:本同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内容版权、报告发布等最终解释权归同策研究院所有。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严禁在任何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录音、录像)传播本同策研究院公众号刊发的所有内容。抄袭、盗用及篡改我司发布内容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大家监督举报。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疑问请联系邮箱songxuemei@tospu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