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首发,贝壳财经记者从多家银行获悉,本期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面向机构发售。目前,部分银行未接到发售通知,另有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将于下周一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销售。

根据发行安排,首发的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固定利率附息债,发行总额为400亿元,通过财政部北京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发行系统进行招标发行。票面利率在5月24日上午通过承销团竞争性招标后确定。

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向贝壳财经指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资逻辑与短期国债不同,超长期特别国债虽然叫国债,但其投资风险相对较高,购买特别国债要求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要达到R3(进取型)级别以上。

20年期超长期国债首发,下周一开售

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仍主要面向机构客户,已有部分银行表示下周一对个人投资者开售。

5月24日,贝壳财经获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均未开通20年期超长期国债个人销售渠道。其中,广发银行、光大银行均表示,目前对个人销售的国债类型,仍以5年左右的短期凭证式、电子式储蓄国债为主。

另有建设银行、浙商银行多名网点工作人员表示:“未接到相关发售通知”。

不过,有股份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下周一(5月27日)将对个人投资者开放销售,个人投资者购买需风险评级等级在R3以上,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该工作人员称:“个人投资者需携带相关证件到招商银行网点柜台办理,或在招商银行网上银行自主购买,暂无法在手机上操作。超长期特别国债在二级市场交易时,也需要通过银行柜台或网页版电子银行销售,手机银行暂不可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财政部有关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安排截图。

根据财政部通知,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招标结束到5月27日进行分销,5月29日起上市交易。在本息兑付日期方面,本期国债从今年5月25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的5月25日和11月25日,在2044年5月2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超长期特别国债利率有波动,30年期国债上市首日大涨后回落

“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靠在二级市场交易从中获取较高的资本利得;而短期国债则主要是通过持有到期获得票息收益。”银行业内人士对贝壳财经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自买后即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因此其收益主要来自于资本利得,而资本利得就可能出现价格的波动。

银行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超长期国债也可以持有到期,但其收益相对较低,如20年期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中标利率为2.49%,低于当前部分银行2.65%的5年期存款利率(这个利率是民生银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年期为2.6%),而当前部分投资型保险仍有3%左右的利率。

从此前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售状况来看,不仅开售后受到个人投资者“热捧”,上市交易后价格坐上“过山车”。

5月20日,部分银行开售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招商银行限量发行5亿元,发售后两小时内售出超3亿元;浙商银行限量发行2000万元,未到购买截止时间已售罄。

5月22日,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交易。上交所“24特国01”一度大涨25%,盘中两次临停,深交所“特国2401”也因盘中涨幅达20%被临停。5月23日,沪深交易所特别国债的市场价格都回落至面值附近随后逐步恢复常态。截至5月24日收盘,上交所“24特国01”跌0.17%,报收100.406元;深交所“特国2401”跌0.24%,报收100.414元。

对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贝壳财经指出,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利率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在二级市场中,利率下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价格会上涨,反之则价格下跌。

董希淼进一步表示,由于该类国债的期限较长,因此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金融机构都难以对未来几十年的利率走向做出准确判断,如果不是以持有到期为目的,收益无法保证。其次,超长期国债的期限超过10年,个人投资者在期间如有资金需要,需通过二级市场获得流动性,如超长期特别国债彼时行情遇冷,投资者则面临流动性或亏损风险,所以要求投资者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徐雨婷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