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记者从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重点围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氮氧化物减排两类重点任务,《太原市2024年臭氧削峰攻坚行动方案》日前出台,太原将全力阻击看不见的臭氧污染,打响夏季蓝天保卫战。

太原市明确了此次攻坚的“四大重点”。分别是,重点时段:紧盯10时至17时这一臭氧污染易发高发时段。

重点区域:全市城六区、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清徐县经开区,以及其他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园区和企业集群(同一乡镇及毗邻乡镇交界处同行业超过10家)。

重点监管行业:工业企业以及市政工程。其中,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重点行业包括但不限于焦化、化工、炭黑、工业涂装、汽修、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沥青拌和等;各类中大型建筑物外立面喷涂、路面沥青铺设、道路划线、栏杆粉刷等市政工程。氮氧化物排放重点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钢铁、水泥熟料、火电、焦化、垃圾发电、燃煤工业锅炉、工业炉窑等。

重点污染物:烯烃、芳香烃等高活性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

太原市明确,重点行业间歇式涉VOCs工序企业,将错时错峰生产,避开9时至18时(阴雨天除外)的高温时段。《方案》提出,满足相关条件的,凭相关证明经所在地生态环境分局审核后,可豁免错峰生产。使用活性炭处理工艺的企业,要及时更换活性炭,未完成活性炭更换的实施全时段错峰,更换完毕方可复产,复产后执行夏季高温时段错峰生产要求。

全市石油化工、合成树脂以及载有气态、液态VOCs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大于等于2000个的工业企业和储油库,按要求周期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分局报备泄漏检测与修复报告。

从6月起,太原市将采取县级自查、市级检查的方式对相关企业LDAR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未按规定时间、频次、标准开展LDAR工作的,无组织排放严重,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为减少移动源污染排放,《方案》提出,6月至9月,要组织开展常态化路检路查,将严厉打击超标排放、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擅自拆除天然气货车三元催化器、柴油货车污染控制装置造假、屏蔽车载诊断系统(OBD)功能等行为作为检查重点,路检路查车辆比例达到全市柴油和天然气货车保有量的25%。同时,清理辖区内未编码登记在用机械,严厉查处场内作业机械、车辆超标和冒黑烟问题,实现重点场所全覆盖。

为减少餐饮油烟,6月至9月,太原市将持续开展餐饮油烟及露天烧烤专项整治行动,督促相关单位每月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清洗;加大“露天烧烤”问题高发区域和群众反复投诉问题点位的执法力度,严禁在政府划定的禁止区域内露天烧烤或者为露天烧烤提供场地,引导其他区域露天烧烤商户入室入场规范经营。

6月至9月,太原市城六区、开发区合理安排各工地露天焊接、中大型建筑物外立面喷涂、路面沥青铺设、道路划线、栏杆粉刷等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晴朗天气下,每日9时至18时)作业。在臭氧重污染预警期间全天24小时停止作业。

太原市还将开展大气环境非甲烷总烃监测、VOCs组分监测,着力提升臭氧污染预报水平,达到未来7天臭氧污染级别预报能力。同时,根据《太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发布臭氧污染预警,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缓解臭氧污染程度。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