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深入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在上海松江举行。会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首批量子通信应用场景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为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不断提升区域安全发展能力,长三角G60联席办会同量子领域头部企业、专业机构,以“建网络、推应用、育生态”为主线,先后赴苏州、湖州、芜湖、宣城、金华、嘉兴、合肥等城市调研推进G60量子通信网络建设和应用创新工作,目前已实现“三个率先”,即率先启动建设量子城域网跨省市互通、率先推进主要QKD设备异构组网、率先推进“产业+量子”场景应用。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今年1月印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未来信息产业发展,包括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类脑智能、群体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加速培育智能产业。

早在2023年6月,长三角区域量子通讯相关建设成果已在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布。2023年11月,G60量子密码应用创新联盟(中心)已在第六届进博会G60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上发起成立。本次大会,现场发布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首批量子通信应用场景。

下一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将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系统集成、安全高效的量子通信网络,并充分发挥量子城域网对推动技术进步、服务企业发展、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加速量子通信创新应用的规模化、产业化,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卫星互联网产业作为未来信息产业,该产业集群建设涵盖了除卫星发射之外的卫星互联网全产业链,即上游卫星制造、中游地面设备和下游卫星运营及服务三大主导产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着眼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现场还发布了《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根据方案,九城市将坚持融合化发展、集群化发展、差异化发展和市场化发展,完成绘制卫星互联网产业图谱、优化卫星互联网产业布局、培育产业创新生态、建立产业联盟(集群)、提高产业链协同水平、扩大应用示范场景、提升国际化商业化水平、建立工作机制等主要任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建设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和要素对接平台,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将依托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天兵科技有限公司等领军企业,聚焦整星设计制造、卫星总装、运载火箭研发制造、地面基站和终端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及服务等业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