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现在这社会就这样,钱成为了衡量关系的主要标准。

你有钱,好多亲戚朋友巴巴赶来讨好你,你一旦没了钱,连个问候都少得可怜。

有个广东的男子每次去见外婆,发现那些所谓的亲戚们都一个个有着各自的理由,不是工作忙,就是在外城生活。

但却有一个人例外,就是三舅妈,每次一听他要来,立马准备好杀鸡杀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子的外婆家在江门,而他的妈妈嫁到了湛江。每次回到外婆家,男子总是顺便拜访一下几个舅舅。

大舅总在城里过着自己的生活,二舅总挂着“工作忙”的牌子,那几个舅妈也是敷衍了事,嘴上说得好听,但行动上啥也没有。

就三舅妈不一样,每次男子要回去,她都热情得不得了,连三舅也积极配合。

他回忆起那次刚到村口,就远远看见三舅妈在忙活,手里还拿着一只活蹦乱跳的鸡。

三舅在旁边也没闲着,手腕一挥,鸡的脑袋就没了,像是演戏一样快和熟练。

三舅妈招呼男子进屋,边说:“快进来,快进来,没啥好东西招待你,凑合吃点。”

晚上吃饭时,桌子上那一盘盘丰盛的菜肴,简直不像嘴里说的那样简单。那烤鸭、红烧肉、海鲜汤,那股香气扑鼻而来,这哪是“没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其他的舅舅,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面。男子说,“我每次都是逢年过节特地去拜访他们,但他们总是一副忙碌的样子,坐不下来聊几句。”这话带着满满的无奈。

男子的母亲因为腿脚不便,几年前出了一次车祸,现在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男子说:“母亲娘家那边的事情,平常都是我来跑腿。看看外婆外公,有紧急情况再带母亲一起过来。”

随着年复一年走亲戚的经历,男子更加坚定地认为,经济条件好的亲戚,似乎对亲情并不看重。

除了过年,根本见不到他们的身影,像其他二舅、小舅妈这些人,偶尔回来一趟也是“打个卡”就走。对比三舅妈的热情,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如此,男子依旧坚持做该做的礼仪,逢年过节都会上门拜访。

“无论几个舅舅怎么不热情,总还有外婆外公和三舅在。”这句话说得有些悲凉,但也充满了无奈和坚持。毕竟,母亲那边的亲情,男子还是只得扛起来。

有网友看了他的故事,纷纷评论。有的人说,有钱的人更看重利益得失,付出想看到回报,而不是大方或小气的问题。无论如何,亲情这东西还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

这故事背后透露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现实:亲情连着钱。

经济条件好的往往更计较,尤其是那些所谓工作忙的亲戚,表面上一副忙得脱不开身的样子,实际上心里打的都是自己的小算盘。

男子每次回去,只有三舅妈热情款待,其他几个舅舅嘛,就像是例行公事一样,连个热乎气都没有。别说杀鸡杀鸭了,连口热茶都欠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大舅、二舅、其他小舅妈们,真是让人无语。家里老人年纪大了,一年见一次面都成了奢侈品,自己一个个忙得连亲情都抛开了吗?真是让人寒心。

我就觉着,不管你是当老板的、还是普通打工的,最终到头来,钱能买来亲情吗?忙了一辈子,最后孤零零的,有啥意思?

这男子的母亲,腿脚不便还得操心娘家的事,真是让人心疼。好在有个热心肠的孩子,可其他那些隔三差五出门旅游的舅舅们,就真的没点责任心吗?

人家三舅妈懂得维系亲情,懂得照顾老人,你们那些“忙人”呢?是不是也该反省反省,时间再忙,亲情也不能丢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身边就有不少类似的事情。想到小明,他也是个家庭条件一般的人,每次回老家拜访亲戚,总是吃闭门羹。尤其是有个开公司的表哥,平常态度冷淡,只有在需要小明帮忙时,才晓得亲热。

另一边,家里条件一般的姑妈,倒是每次都邀请小明一家去吃饭,那亲切劲儿真让人心里暖和。

我们这社会上,像男子这样的故事多得是。那些穷亲戚,反倒热情搞接待,而有钱的亲戚,心里却怀着盘算。

这到底是经济带来的变化,还是人心的变迁?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不愿面对。

人情淡薄,如纸薄,看破不戳破,自己过。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