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夏日 其一 南宋 · 陆游

飕飕风露发根凉,月落菱歌尽意长。

分得镜湖才一曲,吃亏堪笑贺知章。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诗中的“飕飕风露发根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夜晚微风轻拂,带着露水的凉意,让诗人的发丝都感到凉爽。这种细腻的感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透露出他对夏日夜晚的喜爱。

“月落菱歌尽意长”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夏夜的宁静与美好。月亮渐渐落下,菱塘中的歌声却悠长不尽,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无限风情。这里的“菱歌”不仅代表了夏日的田园风光,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

“分得镜湖才一曲,吃亏堪笑贺知章”两句,则是诗人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现状的感慨。镜湖是绍兴的一处名胜,而贺知章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曾在此留下过美丽的诗篇。诗人说自己只分得镜湖的一小部分,与贺知章相比似乎有些吃亏,但这样的自嘲却更显出诗人的豁达与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夏日 其二 南宋 · 陆游

平明一浴汗无馀,坐觉胸中合太虚。

舂玉作糜天所赐,不妨数箸进山蔬。

首句“平明一浴汗无馀”,诗人描述了清晨沐浴后的清爽感受。夏日的清晨,阳光初升,气温尚未升高,此时沐浴不仅能洗去一夜的疲惫,更能带来一身的清凉。诗人用“汗无馀”三字,生动地描绘出沐浴后的舒适与畅快。

接下来,“坐觉胸中合太虚”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沐浴后的内心感受。诗人坐在清凉的环境中,感到胸中的热气已消,心境变得宁静而平和,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合太虚”的境界。这种感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领悟,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后两句“舂玉作糜天所赐,不妨数箸进山蔬”,则转向对夏日食物的描绘。诗人将玉米舂成糜,这是上天赐予的夏日美食。他并不嫌弃这种简单的食物,反而觉得它非常美味,不妨多吃一些山里的蔬菜。这里的“天所赐”和“进山蔬”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珍惜,也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喜爱。

整首诗以夏日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沐浴、饮食等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其一 南宋 ·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首句“梅子留酸软齿牙”,诗人用梅子来开启整首诗的意境。梅子酸甜的滋味残留在齿间,这种微妙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这不仅是对梅子味道的直接描写,更是对初夏时节特有的一种生活氛围的捕捉。

接着,“芭蕉分绿与窗纱”一句,诗人将视线从梅子转向窗外的芭蕉叶。初夏的阳光透过窗纱,洒在翠绿的芭蕉叶上,光影斑驳,煞是好看。这里的“分绿”二字用得极为巧妙,既写出了芭蕉叶的翠绿,又仿佛看到了阳光在叶间流转,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动感。

“日长睡起无情思”,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漫长的夏日午后,从午睡中醒来,感到无所事事,心情有些慵懒。这里的“无情思”并不是指心情沮丧,而是说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绪也变得平静而清澈,没有了往日的纷扰和杂念。

最后一句“闲看儿童捉柳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将视线转向了窗外的儿童,他们正在追逐飘飞的柳絮,欢声笑语,充满了童趣。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的形象,而是通过他们的活动来展现他们的天真烂漫和无忧无虑。同时,这一场景也与诗人自己的“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初夏时节的闲居画卷。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以及通过景物和人物来传达情感的手法。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初夏时节的宁静和美好,也让我们对诗人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其二 南宋 ·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杨万里的这首诗,以闲居初夏的生活片段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悠闲的午后。诗人在午睡后醒来,身处一片静谧的环境之中,心情悠闲自得。

“松阴一架半弓苔”,这句诗首先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松树的阴影投射在地面,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荫,而地面则铺满了半圆形的青苔。这不仅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初夏的午后,闲居之处,而且通过青苔的描绘,也传达出了一种岁月的静好和自然的和谐。

“偶欲看书又懒开”,这句诗则展现了诗人慵懒的状态。诗人在午睡后醒来,本有读书的打算,但却又因为懒散而不想打开书本。这种状态正是初夏午后悠闲生活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这两句诗则把诗人的悠闲生活推向了高潮。诗人嬉戏地捧起清泉,洒在芭蕉叶上,水珠滴落的声音清脆悦耳。而远处玩耍的儿童,误以为这是下雨的声音,纷纷跑来避雨。这种情景既有趣又生动,既展现了诗人的童心未泯,也反映了他与儿童之间的亲密关系。